近日,渠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名58岁醒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杨大爷。杨大爷在早晨7:00起床后出现言语稍含糊,但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大约半小时后杨大爷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抬举困难,行走困难,需要老伴搀扶才能拖曳行走。意识到病情加重,家属随即把患者送到渠县人民医院救治。门诊医生在询问病史及查体后发现该患者房颤心律,重度构音障碍,左侧中枢性面舌瘫,伸舌偏左,左侧上下肢肌力4级,左侧深浅感觉较右侧减退,左侧病理征阳性;NIHSS评分:6分。考虑初步诊断为脑卒中和心房颤动。 鉴于情况紧急,医院随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程序。急诊行头颅CT显示无脑出血和低密度影,经科室会诊后决定开展头颅CTP检查(脑组织灌注成像),通过该项检查进行脑组织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评估。 在影像联合科的全力配合下,即刻得到结果:核心梗死区:0ml,缺血半暗带:23.7ml,Mismatch比值:无穷大。结合患者的抽血结果和《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版),患者具有静脉溶栓指征,立即于CT室进行溶栓治疗。 患者很快就有好转:说话明显清楚、左侧上下肢的肌力明显好转。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未见脑出血——本次溶栓成功!7天后患者病情几乎完全恢复,自行办理出院手续并走出医院。 这是一次在CTP(脑组织灌注成像)辅佐下进行了溶栓治疗的成功案例。按照既往治疗,患者最佳静脉溶栓时间在6小时内,但随着我院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升级,溶栓时间也进一步延迟至9小时,甚至24小时。 什么是在CTP(脑组织灌注成像)?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是评估脑梗死组织窗的检查,提供延长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时间必不可少的指导证据。CTP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层面通过连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组织浓度的变化,间接反映组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CTP(脑组织灌注成像)在临床中的运用 1、脑缺血性病变:灌注成像分析脑血液动力学改变,通过评价脑血流(CBF)、脑血容量(CBV)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来描述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低灌注区、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由此获得较完整的早期卒中的诊断信息。 2、颅内占位性病变:CBV是评价颅内占位最有用的参数,有助于评判脑肿瘤的新生血管程度、分级和恶性度,鉴别肿瘤样病变,监测治疗效果等。 3、立体定向引导活检:活检是确定肿瘤类型和级别的最后方法,但只有从肿瘤恶性度最高处采样才能准确分级。常规增强CT或MRI所显示的增强区域只代表血脑屏障破坏而并不一定是肿瘤最恶性部分。CBV图能显示血管分布增多区,对于常规检查不增强的肿瘤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4、评价治疗效应:常规影像和临床检查常常很难鉴别迟发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 总之,CTP通过一次对比剂注射、一次扫描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缺血半暗带范围,并判断梗死低灌注区域存在的可能性,对于脑血管病变等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对颅内占位性病变、引导活检、肿瘤的复发等多个方面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供稿:包善林(神经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