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阳明哲学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25: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前咱们讲过《王阳明大传》,没有讲过瘾,为什么呢?那里边全是故事,等于我们用那本书把王阳明整个人生的经历介绍了一遍。但是很多书友也反映,没有好好地讲王阳明的哲学含义。后来我就去找,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特别棒的书,叫作《王阳明哲学》。这本书的作者是蔡仁厚先生,蔡仁厚先生是牟宗三先生的学生,他们师徒都是研究王阳明的高手。

这本书里边,我才算真的明白了王阳明。之前对王阳明有很多误解,我一直以为王阳明其实是佛老的一种变体,就是他参禅悟道,他所说的很多东西跟佛教真的很像。比如他说,人人心中自有一个仲尼在,就好像佛祖说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他天泉证道的时候说,一个是给利根器的人准备的,一个是给普通人准备的,这就很像禅宗所讲的渐宗和顿宗的区别。所以我总觉得王阳明是学佛学的时间长了以后,把它包装成了一个新的样子,没有看出他和禅宗的根本区别。

但是在这本书里边我才明白,最核心的王阳明的确不是佛教,王阳明是非常正宗的儒家。那根本是什么呢?在于薄厚的不同。要想了解王阳明,必须得对《大学》《中庸》非常熟悉。在《大学》里边有一句话,叫“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就是人和人之间是有一个薄厚的关系。王阳明的一个学生曾经问过他,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同体是什么意思呢?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同体。就是我们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身边其他的人,这种叫作同体。

但是为什么讲同体的时候,《大学》里边要讲一个薄厚呢?把这个东西搞明白,你就了解了儒家和佛家最根本的分界线。王阳明说,最重要的就是爱得有等差。这是一个天理,就是天理当中就注定了是有差别的。你对你的父亲就要比对其它的老人要好一点,你对其它的人就要比对其它的动物要好一点,你对动物呢,就要比对植物可能要好一点,你对自己人就比对敌人要好一点,这个东西是天理。所以如果没有这么一个秩序的话,这个社会就乱了。所以儒家特别讲究的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有厚薄才会有秩序,有了这个秩序以后你才会发现,这个社会能够结构在一起。

但是佛家所倡导的是无分别,不但人和人无分别,人和动物也无分别。无分别心当然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你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真的心无挂碍,特别轻松。但是你在这个社会上,你是很难在这么一个明明有着等级、明明有着秩序的社会上去生活、去生存的。所以你看,很多修佛的人都出家,出家就是我不在这个社会上待着。但是要在这个社会上去维持这么一个秩序,维持这么一套游戏规则,儒家的东西可能会更管用一点。

薄厚和同体之间还有一个界xian。那你说我什么都讲薄厚,好啦,我对我比对我爸爸更好。王阳明说,这就过分了。就是如果一个人在吾身和亲亲之间,就是我和我的亲人之间再去分薄厚,便是不仁。所以你看,为什么中庸之道很难把握?一方面要有薄厚,但是一方面要有同体。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孟子批评杨朱和墨子那一段。大家都听我讲过:“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咱们仔细地分析一下,杨朱自私,他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他是一个纯粹为我的这么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是只知薄厚之分,不知同体之意,他只知道薄厚是个道理,但他不知道同体同样非常重要。而到了墨子这边呢?他只知道同体之意,但是不去管薄厚之理。所以这两个人一个偏重于薄厚,一个偏重于同体,就变成了两个极端,这就不是中庸之道。所以当你能够把中庸之道搞明白,你才能够真的明白王阳明为什么说“天理本来自在”,就是这个东西就在那儿。“良知自在人心”,而这个良知自在人心其实就是天理所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28: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我们不讲王阳明的故事,你们如果想了解故事的话,参看《王阳明大传》。我们就直接讲他的理论。王阳明的学术发展分成前三变和后三变。什么叫前三变?就是大概18岁到37岁这中间,有三次质的变化。第一次,18岁的时候,当他拜访过娄谅以后,认为“圣人必可学而至”。这时候他首先是泛滥于词章,然后研究格物致知的道理,每天格竹子,格到自己头疼,格不出任何东西来。这是向外使力的第一个阶段。

然后接下来出入佛老,就是他喜欢跟道士、跟和尚待在一块儿。甚至有一段时间,王阳明都已经修炼到据说是开了神通了,他在洞中打坐,他会告诉童子,有几个朋友来看我,你去接他们一下,这种事都有。但是王阳明后来觉得这些事没意思,尤其是他在寺庙里面呆着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因为他的母亲去世得很早,他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

他就觉得不对,他说我这个境界修炼得不够,我怎么练了这么久我还是放不下呢?还是思念我的祖母,这怎么回事?后来王阳明突然觉得,假如我连这个念头就断掉的话,假如我连祖母和父亲都可以不思念的话,这个就坏了人伦大体。

所以有一次,他在寺庙里边看到一个和尚在那儿念经,然后王阳明过去就棒喝了一声说,你口巴巴地念个什么?然后那和尚吓一跳,他给他当头棒喝。后来那个王阳明就问那个和尚,你的母亲还在不在?和尚说,母亲还在。想不想你的母亲?和尚说,一直都在想,一直都在想,要哭。哭还不回去?然后那个和尚赶紧走了,就被他骂得回家去了。

所以当王阳明出入了佛老这一段以后,他对佛老的理论其实掌握得是非常多的,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慧根的人。但是他会觉得,不能够把这点东西都断掉,就是薄厚不能够一点都没有。这是第二个阶段。

然后到第三个阶段,就是37岁龙场悟道的时候。龙场悟道是他被大太监刘瑾迫害,然后发配到了贵州龙场,自己在那个地方帮助周围的人教学啊什么的。然后每天晚上一个人坐那儿慢慢地想,就很像佛祖坐在菩提树下不断证悟的过程。那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叫作“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就是圣人之道在我的本性当中就已经足够了,就有了。你看这话像不像佛祖悟道的那一刻?“噫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后佛祖接着说,“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被遮蔽了。而王阳明接着说,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以前老在竹子里边格,老在外头的东西上面格,错了,这事不对。

你看一下王阳明的理论,你会发现,他是真正接续了孟子血脉的人。孔子传到孟子,对吧?然后陆象山,王阳明,这是一路人。为什么呢?陆象山讲过“六经皆我注脚”,这话听起来好狂啊,说六经皆是给我做注脚的。不是一句狂话,这句话是一句老实话。为什么叫老实话呢?就是“千言万语,本心人体多方印证而已。”就是六经说了那么多的话,其实就是对我们本心人体的一个多方的印证。

不信你看啊,孔子说的人就是这个心体,对吧?到了孟子这儿变成性善,到了《大学》《中庸》里边是诚,是忠和,是慎独,还有明明德,这些东西都是心的本体的一些不同的说法。然后用《诗经》来教的话呢,叫作温柔敦厚,用《易经》来教的话,叫作穷神知化,然后用《礼记》来教,叫作礼义大学,然后亲亲尊尊,所有的这些东西都不能脱离我们的主体,就是心。因此陆象山说,六经皆我注脚,这话是一句证悟了以后的老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28: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王学的前三变,从词章到佛老,然后到龙场悟道。这三变是性质的变化,就是每一次都调整了一个巨大的方向。然后接下来从37岁以后,就是37岁到45岁这一段时间,他在不断地“默坐澄心”,这是后三变的第一段。后三变的第一段是什么呢?首先是默坐澄心,就是每天静静地打坐。为什么?王阳明从贵州回到了内陆以后,身体很糟糕,所以他为了调养身体,每天静坐。

这个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你要能够分辨真我和假我。什么是真我?真我是本心、真体。就是我们经常会说,少一些私意。什么叫私意啊?我喜欢拿演讲举例子,就是有人问我说,樊老师,为什么我上台演讲总是紧张?我说上台演讲紧张就是私意泛滥。就是你心中充满着对于自己的关心,你心中充满着我讲的好不好,别人会怎么看我?当你私意泛滥的时候,你不是凭借着本有应该的表现去做这件事情,而是想歪了,脑子里面在想的是跟此刻本该具足的实体无关的东西,你会发现你根本心不在焉。这就是私意泛滥。

甚至一个王阳明的学生,孩子生病了,然后就非常焦虑,很痛苦,坐卧不宁。然后这时候王阳明就告诉他说,孩子生病了,父母觉得很难过,这是人之常情,这个符合天理,没问题。但是如果这个痛苦过分了,这就是私意在了。就是当你已经痛苦到六神无主的时候,说明你的私意太多。

在那个阶段,大概就是三十多岁,三十八九岁一直到四十岁、四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王阳明所倡导的是静坐澄心,然后让自己慢慢地去首先分辨哪个是真我,哪个是假我。这个阶段有点像什么呢?像我们初学者在学正念的时候,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说,我在不在正念当中?观察自己,做自己的观察者。所以这是后三变的第一个阶段。

然后第二个阶段呢,是发生在四十五岁到五十岁左右,这个时候王阳明的人生当中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他要去干活的,他要去平匪乱。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致良知。什么叫致良知?就是当他经过了前面那么多的修炼以后,他时时刻刻能够分辨什么是真我,什么是假我的时候,致良知就是把它一贯下去。致就是推致和扩充的意思,就是你能够把良知放在时时刻刻的每一件事当中去处理,也就是一行禅师最后能够做到时时都处在正念当中的那个时候。你看,我又把佛家的东西跟王阳明扯在一起,说真的,逻辑结构上非常像,但是那个根是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3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致良知的里边呢,第一个阶段是主客体不再分裂,就是王阳明这时候提出“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你看,比刚才那个默坐澄心要高一级了。默不假坐,就是如果我希望自己安静,我不需要坐,我走路也能安静,我跟别人说话也能安静,我的心时刻都是在静中的。然后心不待澄,就是我的心不需要坐在那儿才能够慢慢地沉淀,我的心永远都是定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什么是良知?《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中”和“和”。那么未发、已发没有先后之分,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这个未发和已发之间已经没有先后之分了。然后“未发之中,发而中节之和”,这就是良知。

这话太难懂了。“未发之中”,用我的俗话讲,就是能够特别容易地找到合适的那个点。就好像打太极拳,我跟一个太极高手曾经聊过,就是打太极拳两个人推来推去,推手推什么呢?他们在找点,就是推的过程当中找对方身上的那个支点到底在哪儿。无论你的身体多么复杂,你总有一个力是你的那个核心的点,找着那个合适的点,轻轻一敲,这个人就飞出去。

这就是找点的过程。因此“未发之中”就是,我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一刻,其实我是知道那个中在哪的。只要一发就中节,“发而皆中节”,一出手就合适,这就是中庸之道。而这个东西就是良知,你能够找到这种符合天理的东西,天理即良知,这就是良知。良知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对和错之分,甚至有人提出良知可能没有对错之分,这是另外一派的观点。

有人说,做贼的人也有良知吗?王阳明说,做贼的人当然有良知。为什么?你不信,你当面骂他是贼,他也生气啊。你骂他是贼,他也生气,说明什么呢?说明他自己心中知道做贼是不对的,只是他自己遮蔽了,因为我现在要钱,我先要过好日子,所以我去做贼。他用欲望、用习气遮蔽住了自己本有的这个良知之后,就会做出各种各样出格的事情。而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作为一个想要接续圣人之道的人,你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发而皆中节”的那个中和的点的。而那个中和的点就是良知,就是道,就是天理。这是致良知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三个就是知与行合二为一。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关系,现在大家搞清楚了。就是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什么叫知行合一呢?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省察,便是知。所以如果你真的知道一个事,表现是什么呢?就是你真的能够做到。然后你要想真的把一件事做好,它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你真的能够做到。然后你要想真的把一件事做好,它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你必须得真知。所以这两者之间没法从中间画一条线,说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

那有人说,孙中山先生不是说知难行易吗?知难行易,你看,这不就是分开了吗?在这本书中还专门提到这个话题。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知难行易或者知易行难的知是闻见之知,就是知识,就是我们知道不知道的这个知。而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的知是德性之知,这两个知是不同的。

比如说孔夫子进太庙,“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也是《传习录》里边的一段对话。然后大家就说,圣人不是都知道吗?圣人应该什么都知道,为什么“子入太庙,每事问”呢?然后旁边的人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也”,说鄹人的这个孩子,就是孔夫子,这个人谁说他知礼啊?“入太庙,每事问”,什么事都问。然后孔子说“是礼也”,我“每事问”这件事就是礼呀。

这个话有很多种解释。有人给孔子脸上贴金,他就会说,孔子其实是知道的,但是他虽然知道,他依然要问,这个代表着对别人的尊重。我觉得这个把孔子的脑子想得太复杂了,孔子不是那样的人,就是孔子很有可能真的不知道。但是在王阳明看来,孔夫子不知道如何祭祀的那些礼仪,这很正常不过。但是圣人要知道的事是什么?就是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要问清楚,你不知道,你就虚心去求教,这个就是天理。

所以所谓的“圣人无所不知”,是圣人对于天理没有障碍。所以“孔夫子入太庙,每事问”这件事情的知就是德性之知,而在太庙里边问的那些事叫作闻见之知,这就是区别。所以知行合一的这个概念提出之后,代表着王阳明在致良知的这一部分达到了一个最高的境界。这是他后三变的第二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32: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后三变的第三变是在五十岁以后,就是叫圆熟化境。什么叫圆熟化境?就有点像孔夫子讲的,七十以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孔夫子活到七十岁以后,他已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已经不会破坏规则。一切都在“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那里边。

所以王阳明自己说,居越以后,什么是居越?越就是他们老家。就是王阳明在平叛了什么宁王之乱之后,身体也不好,就说回家呆着,然后刚好也是丁忧,就回家了。在家里边呆着的时候呢,那段时间应该是王阳明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然后被学生、朋友们围绕着,在一起整天讨论关于学习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王阳明说:“所操益熟,所得益化。”就是我所用的这些工具越用越熟悉,然后我所收获的东西越来越化,大而化之,之谓圣,这时候已经接近于圣人气象。

所以到他最后,就是王阳明临死之前,他去征讨那个叛贼的时候,几乎没有打一仗。就是每到一个地儿,一看这情况,写一封信,叛贼立刻就归顺,就是人到了这种境界。像之前跟宁王还要打仗,或者是平其他地方的战乱的时候还需要杀人,但是到他后期的时候,几乎就已经不需要用这种暴力手段就能够解决问题。所以他说“所操益熟,所得益化”。

在这里边有一段很有趣的冯友兰先生和熊十力先生的不同,我跟大家讲一讲。圆熟化境里边,冯友兰先生认为良知是一种假设,而事实上,包括我们这本书的作者以及牟宗三、熊十力,这些人认为,不习不律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冯友兰在《zhong国哲学史》里边以良知为假设,熊十力先生曾经当面斥之,说良知是个真实呈现,怎能说是假设?但是冯氏始终不悟。

功夫到了纯熟之境,良知涌现做主,所以时时知是知非,私意剥尽,了无执着,所以又时时无是无非。随时随地都知道对与错,但随时随地对与错都没有那么重要。这就是王阳明到最后融入化境的那个状态,一直保持到最后去世。然后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王阳明一生当中他的学问的变化。后三变当中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就是龙场悟道以后,这个人是在同质的情况之下不断发展。而之前的三变是探索的过程,一直探索到龙场悟道,所以这是一个基本的脉络。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于王阳明的一些基本概念。首先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那个道,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也”的那个东西,就是这个世界所用以运转的那个根本性的东西。所以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边讲,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就是你做任何事你都能够知道这事是该做还是不该做,而这个东西在你的良知呈现的那一刻判断是最准确的。

当你的良知遮蔽的时候,所以这里边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有很多人会把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或者说只要你的记心记恶,你的心是什么感觉,你就去做就好了,把它变成一种庸俗化的解释,变成说,那我现在就想要这个东西,那我就要好了,他反倒以为这个叫作洒脱。不是,那是一种遮蔽的状态。

所以“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真诚恻怛以事兄,便是悌;致此良知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只是一个真诚恻怛。就是你只要秉持着良知去对待你的家里的老人,那就一定是孝,你秉持着良知去对待你的兄弟,那就是悌,秉持着你的良知去对待你的老板,这就是忠。所以外在的种种表现的核心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33: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一到底是什么?在王阳明这儿,把它总结为就是良知这个东西,实际上他所探索的就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一到底是什么。在孟子那可能就变成了义,或者是孟子把它变成性善。因为孟子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些东西谁教了呢?有一个小孩朝井里边爬,不管你是好人坏人,你看到了就要把他拉一把。没有人说拉这个小孩给你多少钱,但你忍不住要去拉一把,这个哪来的呢?天性,这就是天性。

所以天理并不是外在的抽象之旅,而是内在的本心之真诚恻怛。由此,真诚恻怛之本心昭明地、自然地朗现出来,便是天理。所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凌绝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致良知,致良知的核心就在这。因此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推论出来,孟子内圣之学的嫡亲就是陆象山和王阳明,而王阳明又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发明了一整套心学的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33: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然后第二个字就是致。怎么样能够把它贯通下来呢?致的第一步是警觉,就是我们首先得学会对自己的习气有所警觉。我们讲过的《次第花开》、《透过佛法看世界》里边都说过,给我们带来最大困难的就是惯性,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惯性不断地作战,这个惯性就是不醒觉的状态。因此zhong国古人有一个说法叫“逆觉”,逆水行舟的逆,逆觉就是警觉。还有孟子说的“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什么叫求放心?你的心都跑到美国去了你都不知道,所以你要把那颗心找回来。这就是醒觉的过程。

有了第一步醒觉之后,然后接下来你要依赖的就是良知本身的力量。你要知道,你体内的良知一旦被调动起来以后,良知本身的力量涌现,这时候外在的涵养,还有包括一些居静、格物、穷理的这些功夫,都只是助缘而已。所以朱熹所强调的格物,然后所强调的这些居静,然后每天要静坐,每天养气,这些东西都只是助缘,是外在的东西,不可以本末倒置。就是王阳明在之前一直向外求的时候,他发现根本找不到,但是一旦你在内心当中去依靠良知的力量,去知道良知能够去判断这件事情,“所操益熟”的时候,这时候你发现它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力量,把你带入到一个正确的循环当中。这是致的意思,就是贯通。首先是觉醒,然后是依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34: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是知行合一的概念。这里边要介绍一个人,《传习录》里边经常出现的一个人,叫徐爱。徐爱有点像孔子的颜回,这个人是王阳明手下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弟子,也很聪明,而且他跟颜回最像的是,他也早早地就去世了。然后徐爱是王阳明的妹婿,就是他妹妹的丈夫。

徐爱有一次就问王阳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代表着我们很多人都会问到的问题,就是关于知行合一这件事。因为王阳明给大家强调知行合一,徐爱就问,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你看,我们每个人说起来都知道对于父亲应该孝顺,对于哥哥,你应该兄友弟恭,但是做不到,这个孝悌就做不到,这不就是知和行是分开的两样吗?

然后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当你知道对父亲要好,但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并不是真知,你并不真知道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对父亲好,你心中的那个良知并没有被点燃。就好像我经常举例子说抽烟这件事,明知道抽烟不对,但为什么还是要抽?我知道抽烟不对,那为什么要抽?只是未曾真知。如果你哪天真的知道了抽烟有什么样的问题,你很有可能就会愿意放下它。

“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就是所谓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如果你真的把良知本体调动出来的话,你喜欢一个东西,讨厌一个东西,就好像非常分明的好看的东西和丑恶的东西放在一块儿一样,你立刻就能够分辨哪个是你想要的,哪个是你不想要的。

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善知恶是‘知’,好善恶恶是‘行’。”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几句话。“知是行之始”,你得首先真知,然后你才能够真行。然后“行是知之成”,你怎么知道你有没有知道呢?怎么检验你有没有知道?直到做完的那一刻,你才知道你有没有真的知道。所以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然后“知善知恶是知,好善勿恶是行”,你只知道好坏,你不去做,那就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这是王阳明王学里边最基本的三个概念,良知、致还有知行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9#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35: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功夫指点的一些意义,就是为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名师特别的重要。王阳明经常在《传习录》里边,基本上就是他和他的学生不断地聊天,然后指点的一个过程。

你知道,王阳明的这个东西有两个危险的地方。第一个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如果这个人把自己的习气当做是良知,那就糟了。就是他会以为这是从我的心来的,我是按照这个心来做的,那有什么不对呢?就好像我们很多人讲的,为什么不能够做自己呢?你就说出来好啦。你觉得自己过得非常洒脱,但实际上你伤害了很多其他的人,你的那个感觉并不是遵从良知而来,而是一种欲望。良知被情识所替代,就会使这个人活得特别的自私、庸俗、放荡。

然后第二种危险呢?就是如果这个人太过高妙,他觉得这一切事物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我的心看待这个东西的方法,所以他有可能会走出世一路,然后逐渐走入玄学,变成虚玄而荡。所以这两者之间是特别难以把握的,因此功夫指点就变得特别的重要。王阳明经常强调说,我这个东西啊,是有一点真骨血在。什么叫有一点真骨血在?就是我是得了孔孟的精髓的,我要把孔孟这点精髓好好地保护着。

但是这一点真骨血,也就是我们说的明觉与天地合一的这种东西,既有明觉又有天理,然后既知道薄厚又知道同体,你看,我们所说的这些东西全都是中庸,能够找到这个准确的点,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咱们举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学生问王阳明,说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但是我们现在又讲克己复礼为仁。那么一个人到底是应该克己呢,还是应该为己?你看,这话怎么整?就是你到底是应该克服自己的私欲,还是为自己去学习?这两个不是矛盾吗?

然后王阳明怎么解释这件事呢?就是你要搞清楚克己克的是哪个己。己有两个,一个是躯壳之己,一个是真己。躯壳之己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就是你的五色摄入的这些东西。然后如果你是克己,你克的是你的躯壳之己,把你的欲望逐渐减少,控制着自己的贪欲,控制着自己的习气。为己是为什么呢?是为你自己的心性之己,为你的真己,知良知、知天理的那个真己。

这个学生说,我就是遵从良知啊,为什么呢?我的眼耳鼻舌身意,我要为了他们好,眼睛它就是好色,嘴巴就是好吃,耳朵就喜欢听个曲子,所以我就得满足它,这难道不是为己吗?王阳明说,那叫为己吗?你不知道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这一段是王阳明引用的《道德经》里的话。他说,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真的为你好,这是害你,所以这时候对于这个肉体之己你需要学会克它。克己复礼为仁克的是肉体躯壳之己,然后为己是每日精进的那个自己的内心。

所以如果没有这样名师的功夫指点呢,你会发现我们很容易就滑入一个错误的方向,甚至还沾沾自喜,还觉得自己做得不错。还包括很多人喜欢迷恋静坐,静坐和光景,就是在静坐当中坐得觉得好棒,然后还看到很多幻象,觉得好像有光,有接引,有什么东西。当你执迷于这个东西的时候,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没出息的表现,就是你一天到晚一味地求静,只是没有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11:42: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同样的有一段话,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梁启超跟他的孩子梁思永,梁思永给他写信,好像说我现在在国外呆着,一天到晚都特别没事干,周围的环境特别好,很舒适,人真是一点学习的动力都没有了,提不起精神来。然后梁启超就给他回了一封信,说这是没骨气的话啊。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人要学习的话,绝对不是只有发奋以忘忧才能够学习。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之下,你依然能够认真地学习。绝对不要去贪恋外在的环境,不要因为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改变自己内心的志向。所以有没有静坐,有没有见到光影,对于一个人来讲都不重要。王阳明晚年根本不做这个事,所以到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连静坐这种事他都认为不需要,因为时时刻刻都能够在良知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19 03:48 , Processed in 0.02536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