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3|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性实验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03: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太有意思了,叫作《人性实验》。我记得我曾经盛赞过另外一本书《思辨与立场》,这两本书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的。《人性实验》这本书讲了28个改变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就是用实验来证明我们对于人性的一些观点和洞察。读这本书至少有三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了解人性,这里面包括了解别人,也包括了解自己;第二个好处是了解社会现象,读完这本书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各种状况;第三个好处是让我们了解科学精神,就是我们不能够凭空相信一个结论,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证明,才能够知道这个结论是否具有科学的依据。当然,所有经过实验获得的有科学依据的结论,也有可能在很多年以后被推翻,这是科学进步的过程,但是至少它具备可证伪性,在证伪的条件没有出现之前,它是值得信赖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07: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里讲的每一个心理现象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一部分是结论。我没法把每一个实验都非常具体地讲出来,但是我会比较详细地讲其中一两个实验,让大家知道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套路,我想尽可能把足够多的现象呈现给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0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现象叫作迎合,就是指服从群体规范。这个实验其实很好做,你自己也可以做。比如你进电梯的时候,带上两个朋友一块儿进去,你们仨别面朝着门站,你们背朝着门站,然后观察一下,下一个进来的人会怎么站。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下一个进来的人犹豫了一下,然后也会转过来跟你们一块儿背朝门站。不过这只是一个自己的体验,并不严谨。

和这个现象相关的科学实验是在1955年,由阿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做的。他的办法是画了3条线段,这3条线段的长短不一(原书表述为,另有一条标准线段,实验人员让被试将这3条线段与标准线段做对比,看哪条线段最接近标准线段),在正常情况下,99%的人都能够分辨哪条长哪条短,长短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如下图)。

阿希的线段实验示例

他们让受试者来判断长短(哪条线段最接近标准线段),在参与实验的人员中,一整个小组只有一个是真被试,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是对实验情况完全不知情的,剩下的受试者全部是实验人员假扮的。当其他实验人员(假被试)都说某条短的线段更长(更接近标准线段)的时候,他们观察这个真被试的判断,最后得出的数据是,大概有25%(也就是1/4)的人能够一直保持独立的判断,因为那条线段的长短太明显了;还有8%的人是几乎完全从众的,就是如果前面几个人都说那条线段短,那就说那条线段短;剩下的这些人有时候从众,有时候不从众,从众与否可能取决于线段长度的差距,还可能取决于参加这个实验的受试者人数,比如有更多人说那条短的线段更长(更接近标准线段),那他也可能会怀疑到底哪条长(更接近标准线段)。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人是会从众的。有一部电影,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叫作《十二怒汉》,电影里讲了一个案件,11个陪审员都已经判断这个凶手有罪,但是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据理力争,挽救了那个嫌疑人的生命。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独立思考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第一个现象,叫作迎合,我们得知道我们有服从群体规范的冲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0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现象叫作认知冲突,这涉及行为如何改变态度。这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费斯汀格。费斯汀格在1957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认知失调理论。我讲过一本书叫《社会性动物》,里面详细地讲了认知失调。那么认知失调这个现象是怎么样用实验来证明的呢?他们请了一群大学生来拧螺丝,这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工作。拧完了以后,又来了一群新人,然后让之前拧螺丝的人告诉这些新人:这个工作很有意思,这个工作很有趣。他们把拧过螺丝的人分成了三组:第一组,给被试每人发20美元(20美元在1959年的时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第二组,给被试每人只发1美元;第三组,不给他们发钱,他们也不用骗别人说这个工作有趣。收1美元的人和收20美元的人就需要骗人,需要告诉别人这个工作很好玩。

重点在哪儿呢?重点在于这个工作结束以后,让他们填一个表,填写他们对于这个工作的评价。你们猜怎么着?凡是收了20美元的人虽然对外说工作很有趣,但自己还是认为那个工作没有意思,很无聊,自己是昧着良心说它有趣的。但是那些只收了1美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思,他们确实觉得这个工作蛮有意思的,拧螺丝能够拧出心流的感觉来。这就是弥补认知失调的过程。也就是说,那个收20美元的人,有一个强大的外部理由叫作“我干这么乏味的事还要说谎,原因是我收了20美元”,所以他们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他们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外部理由。而那些只收了1美元还要说谎的人,他们就需要说服自己:“我又没挣着什么钱,又干了这么无聊的工作,我还要骗人,那为什么呢?”这个认知失调需要弥补,弥补认知失调的方法就是自己给自己一个解释,比如认为这个工作是有意思的。

各位,你们有没有听出来这个实验的伟大之处?比如,一个小孩子不爱吃菠菜,然后你现在告诉他,吃一棵菠菜就给他10块钱,那这个小孩子一辈子都不会爱吃菠菜,因为他觉得每次吃菠菜都很难受,得有人给他10块钱才行,他要靠这10块钱才能吃下去菠菜。所以,强大的外部理由使得他没法体会到吃菠菜本身的好处和菠菜的美味,但如果是他自己主动地吃了一口菠菜,说不定就会从此爱上这件事。大家可以反思一下我们在家庭中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我们让孩子写作业,孩子不写就不让他打游戏,用游戏来控制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会越来越喜欢游戏,越来越讨厌写作业,因为我们给他了一个外部理由。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社会性动物》那本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们会合理化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你做了一些自己都觉得很奇怪的事,你一开始会想:“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逐渐地,你会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做是合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09: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现象其实是和认知失调相关的,叫作困苦成就喜好。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实验人员找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参加一个社团,这个社团的入门条件特别高,极其苛刻。后来实验人员发现,入会条件越高,入会越困难,社团成员对这个社团就越忠诚,对社团的评价也就更高。我们去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我们花的钱越多,对活动的评价就越高。别人可能会觉得你被骗了,你参加那个活动花了那么多的钱,但是你会对这个活动越来越忠诚,因为你会觉得“我已经花了那么多的钱,我的判断不会错”。这也是弥补认知失调的一种表现。还有些极端的案例,比如那些被骗的老人。如果你们见过家里的老人被骗子骗的话,你就能够理解,一个被骗子骗得“深入骨髓”的老人,会不断地替那个骗子说话,但实际上他不是在替那个骗子说话,他是在替自己说话。这就是“困苦成就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0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个现象叫作“服从命令:令人震惊的服从权威实验”。我们看那些纳粹杀死了大概六百万犹太人,曾经有人问这些纳粹的刽子手:“你们为什么会这么没有人性?”这些刽子手说:“我以前只是个中学老师”“我以前只是个医生”“我也是个好人”……再问他们:“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人说:“是上级命令的,我只是遵从上级的命令。”

米尔格拉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就专门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非常惊人而有效的。他请了一群被试,说咱们做一个关于人的学习能力的实验(这是实验的掩饰故事,实验的结构中要有个掩饰故事,就是告知被试这个实验是关于人的记忆能力的),墙的那边是你的伙伴(原书是扮演学生角色的假被试),他负责学会做一些题,我们在这边出题,只要他答错了,你就电击他,你摁下按钮就可以电击他,答错的题少,就电得轻一点,答错的题多,就电得重一点。电流最强能强到什么程度呢?电击装置上有一个写着“危险电击”的标签,这个标签上面的按钮已经标明了用这个电击可能会出现危险,最后两个按钮直接打着三个红X,写着“XXX”,你就能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电流。当然,墙那边做题的人是实验人员假扮的,所以当出题的实验人员开始提问以后,那个做题的实验人员就不断地答错,这边的受试者就摁电钮,摁到“危险电击”的时候,那个做题的人就开始喊了,“啊,我不玩啦,结束吧,救命,我要死了”,到最后,如果受试者摁下那个写着“XXX”的按钮,对面做题的人连声音都没有了。

你想,这是在参与一件什么事?摁电击的按钮,有可能会把对方电死。但是受试者的对面站着穿着白大褂的、看起来非常严肃的实验人员,拿着本儿在那儿记,说“摁,继续摁”“答错了,摁”。在这种情况之下,请问有多少人会服从这个实验,摁下写着“XXX”的按钮?这个实验的结果是相当令人震惊的,这些受试者都是普通人,都是普通的职工、大学生,然而有65%的人摁了“危险电击”和“XXX”的按钮,尽管这很有可能造成答题者遇到生命危险。这就是服从实验。所以不要高估我们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在社会中很容易就会变成从众的、服从权威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7#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1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旁观者效应,这涉及多元无知。这里的案例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在纽约,有一个女性在晚上遇到了一个暴徒要杀她,暴徒拿着刀捅她,她大声地呼救,周围很多人家的灯都亮了,都听到了她的呼救,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手救她。因为所有人都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可能别人会救她吧,这就叫作多元无知。

这个旁观者效应是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的呢?他们找了一些人来参加实验,说你要用耳机和麦克风跟其他人一块儿对话,我们来做一个统计。结果在聊天的过程中,对面的人突然癫痫发作。当然,对方事先就跟大家说了:“我这个人有癫痫,有时候会发作,但不是很重要。”他们正说着话,这个人突然就癫痫发作了,癫痫发作可能会死人的。实验人员观察了这些人的表现之后发现,当受试者知道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对话的时候,有85%的人都做出了帮助的举动,及时报告了对方癫痫发作的情况;当受试者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听的时候,有62%的人及时做出了帮助的举动;当受试者知道除了他之外,还有4个人在听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的人的占比就降低到了31%。这就叫作旁观者效应。所以,旁观者效应这个现象是经过实验证明确实存在的。

那么,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假如你在大街上受到了别人的侵害,你应该怎么呼救?千万不要站在马路中间喊救命,这大概率是没有用的,因为大家可能会驻足旁观,你要做的是找一个大哥,过去抱着他的腿,说“大哥救命”。找一个人帮助你,比向所有人呼救要有效得多,因为找一个人求救可以打破旁观者效应,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性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1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表现的社会提升与抑制。什么叫作社会提升与抑制?就比如你做一件事的时候,周围有一群人在看,请问对你来讲这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它会让你做得更好,还是做得更差?人们很容易就能观察到这个现象,比如跑步,有一群人看着你跑步的时候,你的速度肯定比自己跑的时候快,这是可以证明的;但是当有一群人等着你,在那儿盯着你系鞋带时,你就会比平常系得慢。所以对人来讲,在做简单行为的时候,有别人看是一种社会促进;在做复杂行为的时候,有别人看是一种社会抑制。

然后心理学家想,那其他动物身上会不会也有这样的现象呢?他们找来一只蟑螂,蟑螂有避光的本能,喜欢待在黑的地方,所以只要灯一亮,它就跑走了。所以他们给蟑螂设计了一条直线赛道,让这只蟑螂自己跑,然后又找了一群蟑螂,给它们弄了个“看台”,让这些蟑螂都坐在看台上看着那只蟑螂。然后他们一打开灯,就发现蟑螂也是在有同伴看的时候跑得更快。如果给蟑螂设置一个迷宫,它自己能走出来,但是有同伴看的时候,它就走得特别慢,找不到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1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什么叫作细小社会类化呢?比如,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歧视,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分别——肤色。尽管他们之间肯定有非常复杂的区别,但是有歧视观念的人就会认为不需要考察那么多,只要看你的肤色来区分。那与此类似的,比如种族、信仰、国家、地区、受教育程度、性别,甚至文身以及爱好,都有可能产生我们所说的“基于细小社会类化的歧视”。这个现象后来怎么用实验来证明呢?他们找了一群孩子,用非常简单的方法把孩子们分成了两类,之后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来分配这笔钱,然后观察他们怎么分。分配的结果是,72.3%的人都会把钱更多地分给和自己同属一类的这群人;19.2%的人会把钱更多地分配给跟自己不属于一类的人;对于两类人都平均分配的人只占8.5%。也就是说,人确实倾向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喜欢找共同点,找到我们的共同点之后,那么我们就是一群人。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平等的心,不要因为这些细小的社会类化来给他人分类或者歧视他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4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8 08:11: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这个现象叫作情境因素与个人特质。就是我们说有的人做好事,有的人做坏事,到底是因为人的本质有好坏之分,还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比如你走在马路上,有一个人需要帮助,但你没有帮助他,到底是因为你自私、不会关心人,还是因为你那天很着急,有急事要处理?哪一个因素对你的行为影响更大?

这个实验很有意思,他们找了67个神学院的学生,这些神学院的学生都是信上帝的,他们都有一套自己对神学理论和体系的理解。实验人员告诉他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需要去做,但是在告知这67个学生时,实验人员对这件事紧急程度的描述不一样,有的人收到的消息是这件事特别紧急,有的人收到的消息是这事不那么紧急。然后,让他们走过一条特定的路线去办这件事,在这条路上就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像流浪汉一样的人,突然之间疾病发作了,躺在地上,需要救助。然后实验人员就看到这些学生有的给他提供了帮助,有的没有提供帮助。他们把这些学生给这个“流浪汉”的帮助分成了从0到5一共6个层级,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你会发现这个层级跟他们的学习成绩,跟他们所学的神学的类目,跟他们个人的品性关系都不大,与这个层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他们的匆忙程度。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急匆匆地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小,当他没那么着急的时候,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因此,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并不是改变人格,改变人格当然很重要,但改变人格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事,得从基础教育开始做起,才能够逐渐地去改变一个人的人格。如果你想要改变这个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表现,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变情境,让环境变好。举个例子,你要想减肥,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提醒自己少吃点,而是换一个小一点的碗,把你吃饭的那个碗换小一号,你吃的饭自然就少很多。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你想少吃一点爆米花,最好换一个小桶的爆米花,而不要买大桶的爆米花。这就是情境对人的影响。这是心理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用这个原理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是很有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19 08:46 , Processed in 0.02403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