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了凡四训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795
21#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0:54: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袁了凡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孔先生,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那种神人。孔先生把他的命运算得清清楚楚,而且在多年里,无论大事小事都逐一应验了,所以全家人都很信奉这位孔先生;后来孔先生就推算了一下,说袁了凡只能活到五十三岁,而且膝下无子,就是绝后了。

袁了凡听了这个话以后,就心如止水,觉得命运既然已经天注定了,那何必再努力什么呢?他就躺平了。到三十四岁那年,袁了凡到栖霞山去拜谒云谷禅师。这是一位大师,他在那里禅修。和云谷禅师相对而坐三天三夜,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个改变首先就体现在,他改了名字,叫了凡,意思是从凡俗之中得到了解脱,得到了大自在。从此他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孩子,还活到了七十多岁。你会很吃惊,说那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就在这次跟云谷禅师的见面中,袁了凡就去问他,说人的命运到底是不是天注定的。云谷禅师就说,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而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得。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的层面上找寻,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既可以向内追求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追求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这段话可能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思。那到底怎么样做,才能够改变命运,才能求得到呢?云谷禅师说,要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从现在开始,你要不断扩大和充实自我的德性,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而且是默默做好事,积累阴德,这些就是自己所造的福德;福德一旦越来越大,哪有你此生享受不到的道理。这个道理我们听一听,也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

接下来,云谷禅师就又拿出一本功过簿,给了袁了凡,让他每天对自己的所做所思进行反省,把自己的好事坏事全部都记录下来,最后来对照逐一改过。然后他又教袁了凡念一个准提咒,说如果你念到烂熟于心的地步,就会有强大的感应。

这就是云谷禅师的嘱托,但重要的是袁了凡非常地相信,而且坚定地执行,他按照云谷禅师的说法,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没过多久,他的命运就发生了变化,他把这一切都写成了这本书,就是《了凡四训》,通过自身的经历讲述命运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修行来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795
22#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0:54: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具体怎么修行呢?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就是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只要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说法在理论上,并没有多大的创意,我们在很多佛教的、儒家的,甚至基督教的典籍里面,很容易就能够找到类似的说法,就是劝人向善。但是放在zhong国社会,袁了凡依然有很特别的价值。

这个价值是什么呢?费勇老师说,他把这个说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在世俗生活的层面,袁了凡是了不起的,因为他矫正了zhong国人日常生活里,普遍存在的对命理风水的迷信,他认为这些不可取。那么他倡导了什么呢?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的人生态度,叫作我命由我不由天。

当人们普遍地向神佛、风水寻求帮助的时候,袁了凡极力地向人们证明,真正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如果我们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修炼成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品德和能力,只要你做到这些,那么你想要的东西就会随之而来。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保佑一个人一路锦鲤,永远好运开挂,但是我们自己的所想所为,能够让命运发生改变。

那么综上所述,我就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说怎么改命呢?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命运。就是这句话,这就是袁了凡一生的实践,他根据云谷禅师的开示,心安理得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795
24#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0:56: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首先第一训,立命之学。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被命运左右。在栖霞山静坐禅定的时候,是云谷禅师挑战了袁了凡对于宿命论的信仰,说你怎么能够躺平呢。就针对人的命运是否有定数,两个人进行了一番的讨论。

袁了凡就说,我是很沮丧的,因为那个神人孔先生,说我会英年早逝,而且膝下无子。云谷禅师就反问他,说那你认为自己应该得功名,应该有儿子吗?袁了凡就想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沉默了很久,他就说我不该得科第,也不该有儿子。为什么呢?

他开始反思,说我难以考取功名,是因为自己心胸狭窄、恃才傲物、很少行善、十分福薄,所以我不配坐在那个位置上;我难以拥有儿子,真的是因为平时性情不好、经常发怒,也很少帮助别人,喜欢喝酒、熬夜,平时说话太多等等,这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了损毁。

等他说完这些,云谷禅师就认为他是有所领悟了,然后进一步地提醒他,说世界上的人是想千金财富或者想百金财富,或者应该饿死,其实取决于个人心性业力所造成。明白的人就知道,这是个人的努力和境遇不同所导致的,但糊涂的人就全部推到命不好上,说这是命里头注定的,其实上天只不过是顺水推舟,推我们一把罢了。

譬如善良的人自己能够积德,天就会像正在生长的东西那样,下一些雨露去滋润他的福德,帮助他得到自己应有的福报;而恶的人自己尽管造孽,天也不过像要讨伐的东西那样,降一些风雨去吹倒他,让他得到应该得到的惩罚。

所以这段话给了袁了凡很大的启发。云谷禅师就接着说,不过既然你能说出自己的种种短处,那就表示你已经晓得了自己的不对之处。如果把种种的不是尽量地改掉,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能够做到这样,那就是你重新再活一遍了。

就是经历了这样一番长谈,袁了凡醍醐灌顶,他就下决心要在以后的岁月中改变自己。而从他起心动念的这一刻起,他的命运也开始发生改变,这就叫作立命。在袁了凡活到六十九岁的时候,他给儿孙留下了一段话,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这一段话就是袁了凡改命的秘密,它提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6795
26#
 楼主| 发表于 2024-8-2 10:5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袁了凡认为,一旦发现了小小的错误和过失,就不能放过,而是应该抓住它立行改过;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人自然而然就能得福而避祸。那么改过的方法,第一,要发羞耻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耻而后勇。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就谈不上改正了。

我们想一想古代的圣贤,跟我们同样是人,为什么他们能够流芳千古,而大部分普通人默默无闻,甚至于有人身败名裂?那是因为大部分的人,只贪恋声色名利、纵情肆意,背着别人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自以为只要没被人发现,只要没有揭露出来,那我就是占了便宜了,还因为这些暗地里的做法,洋洋得意。

那个恶长期积攒下来,就渐渐地把一个人变成衣冠禽兽,而他竟然不自知,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加可耻和可羞的了。孟子就说“知耻心”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做到知耻就是圣贤,不知羞耻为何物便等同于禽兽了。所以就是要睁着雪亮的眼睛,盯着自己内心的念头,不要轻轻地放过任何一个恶念。

那么改过的第二个方法,是要有敬畏心。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东西,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会太出格。无论过去怎么样,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悔改和善念,那就足以洗涤百年的罪恶。

打个比方,就像是幽闭了一千年的黑暗山谷,只要有灯光照进来,哪怕只是一线灯光,就一下子可以破除千年的黑暗。所以过错不论大小,或者不论犯了多久,只要知错能改,从现在立即改掉,就是了不起的、难能可贵的了。

改过必定要发一直向前的勇猛心。所以我们会常常发现,身边有这样一种状况:第一,很害怕说对不起;第二,会说“说了对不起也没什么用”。这就是一个人有了过失,而不肯改给自己找的借口,那就是存着一种,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所以才不能够正视这个问题,然后也就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个伤口永远停在那里,其实它不会好。所以逃避和畏缩,都不能够帮助我们进步,改过就一定要起劲用力。

当下就改,不能拖延疑惑;也不要今天等明天,明天推后天。小的过失就像尖刺儿戳在肉里,要赶紧拔掉;大的过失,就像毒蛇咬了手指一样的厉害,怎么办呢?赶快切掉手指,不要有丝毫的犹疑和延迟的念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4-12 04:03 , Processed in 0.021927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