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吼不叫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1:49: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书里边有一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一个小男孩说,当父亲朝我大喊大叫的时候,其实我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各位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被父母吼叫的样子,你会发现在父母发怒的那一刻他的智商是零,你的智商也一样是零。就你彻底呆掉了,你脑子里想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会不会打我,会不会打我,这今天会怎么样,很糟糕。你在想这个,你根本听不见父母说的任何一句话。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听一下这本书后面所给到的方法,我们来减少生活中的吼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1:49: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吼叫的这些背景之后,我们来看看更深层次的原因。吼叫可能来自哪里?第一个是来自于遗传,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你的爷爷奶奶吼叫你的爸爸妈妈,所以你的爸爸妈妈很自然地吼叫你,然后你就吼叫你的孩子。我们的一个书童告诉我说,他小时候觉得他妈妈老吼叫他,他说我长大了肯定不会吼叫别人。结果当他有了弟弟以后,他发现他自己经常吼叫他弟弟。遗传,就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是第一个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1:5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来源是迁怒于人。一天中的生活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已经很大了,然后你把这些怨气发在谁身上你会觉得更安全呢?弱者。找到一个弱者,孩子,来欺负他,冲他大喊大叫。这时候其实你是在迁怒于人。



孔夫子说颜回这个人有两个好处,叫不迁怒,不贰过。我记得我们在《梁漱溟先生讲孔孟》里边讲过这个,不迁怒,不二过是美德。当你能够知道好好地控制你的怒气,你把他迁怒在别人身上只会引起踢猫效应。听说过踢猫效应吗?老板骂员工,员工骂下边的员工,下边的员工没办法,回家骂老婆。然后老婆很生气就骂邮差,邮差出门就踢了猫,那个猫挠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早上那老板,这叫踢猫效应。所以这个社会上如果每个人都在冲别人不断地发泄怨气的话,这个社会的恶性循环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这是第二个叫迁怒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1:5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就是吼叫和愤怒会导致虐待。就是如果一个家庭当中的吼叫和愤怒变得不可遏制的时候,你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家庭的悲剧。当一个亲生妈妈她的愤怒情绪失控的时候,她真的会做·很多·不理性的事。我亲眼见过很多孩子因为吃饭的事被父母揍,吃饭的时候是不能够骂孩子的,因为它会影响消化,而且如果卡住气管的话,命都会没有的。但是我见过很多父母就会拉他、扯他、打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1:5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大吼大叫的心理原因是来自于愧疚、羞愧的心情。当父母看到孩子做了错事以后,他的内心会产生极度的羞愧,他会认为这个很给我丢脸。而这种羞愧会形成一种力量,然后把它吼出来,似乎你就没有那么羞愧。这也是一种转移你自身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你让孩子来承受这个东西,这是不公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2:18: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如果你不吼叫的话应该怎么办?当你吼叫准备发生的时候,有时候真的一股火从后脑勺冲上来,眼看就要发飙了,在这一刻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叫ABCDE。大家以为是那个认知疗法是吗,ABCDE?不是,这个不是认认知疗法的ABCDE,是另外一个ABCDE,这个ABCDE是专门对治吼叫的方法。



A叫作Ask,首先自问说,是什么触发了我这么生气?你还记得吗,有那个触发的扳机。然后我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的这个想法是怎么样不断地延伸出来的?我们会有很多延伸的想法,当你能够进行自问的时候,OK,开始冷静了。



第二步叫作Breathe,就是呼吸。先让自己深呼吸一下,先自问然后深呼吸。第三步叫Calm yourself,就是让你自己平静,首先平静自我,平静了自我以后,第四步叫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决定你的孩子需要些什么。这时候你要确定说孩子这时候这么闹,孩子不听话, 他此刻最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他需要的是我的理解和关爱,还是我帮他一块儿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他需要我能够尊重他的意见?确定孩子的需要。



最后一步叫作同理心,Empathy,就是你要能够用同理心的方式来跟对方进行沟通。这是ABCDE,能记得吗?ABCDE,重复一遍。A是Ask,就是自问,问问自己此刻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突然这么生气。第二步,Breathe,呼吸。第三步,冷静下来,让自己冷静。第四步,去了解对方的需求,有没有想起《非暴力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第五步是用同理心来跟孩子做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2:2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跟孩子教育的4C法则,什么叫4C法则?4C法则是4个用C开头的字母所构成的教育方法。第1个叫作沟通,在沟通这一步你就会发现很多家长做的是有问题的。你比如说很多家长会这样讲,你给我老实一点,你乖一点,你听话。你注意我说这几句话孩子能不能听得懂?听不懂。因为你所给出的指示都是含混的指示,都是一种大方向,都是一种感觉。所以在沟通的时候,你首先要学会表达要简短具体和简单。比如说不要打妹妹,停止,现在不能吃了,去把手洗了。这是非常简洁简单的指挥,这种指挥孩子才能够听得懂。



如果孩子不照做的话,你可以解释并且示范,告诉他就这样做。这就叫作和平,就这做一块好好玩,这才是好好玩。所以如果你简单地跟他说跟妹妹好好玩,你注意点,那他不知道注意些什么。然后使用鼓励性的言辞,多发挥我和你这两个词的力量。经常要跟孩子说,你要去做什么或者我要求你怎么怎么样。把话说清楚,这是第一条沟通。



第二个叫选择,我们经常会要求父母给出孩子选择,但你注意看这样是不是选择?在游乐场里边你希望孩子跟你回家,然后孩子不走。这时候你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么现在跟我走,要么我自己走。你注意这是有选择吗?不是。这第二个选择是不可能的,第二个选择是妈妈自己走了,把孩子扔到游乐场,这怎么可能呢?这是威胁,这不是真的选择。



所以当我要求大家给出孩子选择的时候,你要真的给出他选择。就是好,现在可以跟妈妈一块回家,或者咱们去那边吃一根冰淇淋,然后咱们一块回家,你觉得好不好?这是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现在就离开这个游乐场然后回家,第二个选择是现在去吃冰淇淋然后回家。或者现在你可以去洗澡,或者你看15分钟,把这集电视剧看完,咱们去洗澡,这才叫有选择。



是你真心地给到孩子两个选择,而不是说要么现在洗澡,要么一辈子都别洗。这种词不是选择,这种词完全是威胁。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用威胁来替代选择,要小心,这个孩子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孩子能够感觉到那种被迫的压力,你知道吗?当父母威胁他要离开或者不要理他,或者再也不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是最痛苦的。所以给出真正的选择来。



第二个就是不要随便地说“行吗”、“好吗”。比如说这件事没得商量,那就不要再问他说好不好。你比如说我们10分钟以后关电视行吗?你看当你把这个行吗一说出来,孩子就跟你讨论说我再看一集,我再看两集好吗?我待会再看,这集好久都没看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2:2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就是不要随便地说“行吗”、“好吗”。比如说这件事没得商量,那就不要再问他说好不好。你比如说我们10分钟以后关电视行吗?你看当你把这个行吗一说出来,孩子就跟你讨论说我再看一集,我再看两集好吗?我待会再看,这集好久都没看过了。他磨磨唧唧的,你又会觉得不高兴。所以你可以很坚定地告诉他说,还可以再看10分钟,10分钟以后关电视。把那个“行吗”去掉,当你没有给对方选择空间的时候,就不要随便地去征求对方的意见。



因为你是监护人,你是那个定基调的人。当你告诉对方说要这么做的时候,你要告诉他这是妈妈的选择,妈妈现在决定了要这样做了,不要拖泥带水。所以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办法,叫作选择的办法。



第三个是结果,结果就是说consequence,你要制定一个家庭的规则。就是要根据孩子的需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调整这个规划和结果,然后要跟孩子一块来回顾,跟全家人来回顾我们上次做的这个决定后来的结果怎么样。要能让孩子对他的行为负责,要让孩子看到说如果这个事这样做了,那么结果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很像我们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在那本书里边经常有一个练习的步骤。就是让孩子想象这件事情做坏了以后会怎么样,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那么结果会怎么样。这个就是结果的办法,让孩子参与到想象结果的过程当中来。



最后一个是连接,我觉得这一条被很多家长会忽略掉。什么是连接呢?就是你要跟孩子创造一对一的时间。如果你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时候,你需要单独跟一个孩子经常地相处,这样的话,能够让这个孩子感受到妈妈给他的爱。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二还是老三,你要单独地跟他们相处,建立一对一的连接。甚至不是父母一起跟他,而是妈妈一个人跟他或者父亲一个人跟他,这都是一对一的连接。在这个时候,你要经常地关注孩子的感受。有时候化解孩子大喊大叫,就是需要你关注他一下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2:2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这里边有一个画面,就是有兄弟两个人一直在那玩,一直在那玩。然后该到了睡觉的时间,妈妈去叫他。往常的方式就是妈妈会吼,说快点去睡觉,你看你把弟弟带成什么样了。这样吼,你这样吼他,他们俩就在哈哈笑,然后玩,玩得更厉害,不愿意去。后来这个妈妈就换了一种方法,她说关注,既然你说关注他很重要。她就坐在旁边陪他们,看他们玩。那两个孩子一看到妈妈在那,没有叫他们去睡觉,在那陪着,看他们玩。孩子也很高兴,钻到妈妈怀里边来给妈妈看,说妈妈你看这个是什么?讲半天,妈妈很耐心地看他们三分钟。



你注意,这三分钟对孩子很重要。妈妈也能够有耐心盯着他们看三分钟,看他们怎么玩,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你知道吗,孩子特别喜欢我们关注他们,孩子经常会做很多很奇怪的事,其实就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所以当你能够关注他们三分钟的时候,他们真的已经觉得很幸福了。然后这时候妈妈用非常坚定而柔和的声音说,好吧,再玩5分钟,咱们去睡觉了。然后两个小孩很听话地结束了玩耍之后去睡觉。



这就是建立连接的力量,当你让孩子感受到你和他之间的关注,一对一的连接的时候,孩子爱了你,他才会喜欢听你的话。这才是人和人之间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39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12:22: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边对所有的家长有一个提醒,就是不要跟孩子记仇。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很好笑,说父母怎么会跟孩子记仇?父母经常跟孩子记仇,就是孩子一个事做的不好,父母翻脸了。父母翻脸了以后也不打了也不骂了,父母不理他,就一直不理他。你知道这种感情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在这书里边有一个案例,就是有一个德国的小伙子,他爸爸本来说好了,今天下午跟他一块做一些木工活。其实这个小孩很喜欢跟爸爸一块做木工活。结果这孩子出去玩,玩野了,就给忘了。等他回到房间的时候,他发现他爸爸已经自己在开始干那个活了,并且他爸爸一整天都不跟他说话。他爸爸认为他没有责任感,他爸爸用这样的方法来惩罚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一开始怀着内疚给他爸爸打下手,然后干活。干一干发现他爸爸,他再怎么表现的示好,他再怎么表现的努力出汗,给爸爸递材料,他爸爸都不理他。他从内疚变成愤怒,从愤怒变成失望,最后从失望变成冷战。那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这件事情到孩子长大了以后,很多年他都记得,他都能够记得那天下午他爸爸不理他的时候,他无助的感觉。



所以有很多父母真的会跟孩子较劲。我经常在马路上都会见到孩子去抱着父母说,妈妈我错了,妈妈我再也不敢了。你会发现你对孩子如果真的特别用这种冷暴力的方法处理的时候,孩子会特别的黏你。你越对他凶,他越喜欢过来抱着你的大腿,然后哭,为什么呢?因为他感觉到被排斥。当他感觉到被排斥的时候,他就极度地渴望得到来自妈妈的拥抱。而这时候妈妈就是不抱他,这就叫作跟孩子赌气。所以我们作为大人,我们是大的,孩子是小的,我们不要跟孩子赌气。我们能够该原谅的时候要原谅,该给台阶的时候要下这个台阶,这是我们说的4C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18:35 , Processed in 0.022030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