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分钟冥想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3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快乐的人无法‘留住’自己的快乐,而不快乐的人也无法‘推开’自己的不快乐。”

这一段对话相当深奥,但是真的很有道理。当我们希望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的时候,这是一种派对心理。“我因为参加了这个派对,所以我开心”“我因为高考考了一个好成绩,所以我开心”,你的快乐都有一个外在的条件,这种快乐是我们世俗理解的快乐。但是头脑空间所需要追寻的快乐是“我生活中面临着很多的打击,我也依然可以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怡然自得”,这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3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就到了练习的部分。我们前面讲的是接触,要了解冥想是怎么回事,以及有关冥想的一些基本概念。那么接下来是练习,即十分钟冥想到底是怎么构成的。有很多人一谈到冥想就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我心乱如麻”。作者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你觉得弹钢琴容易吗?假如你不会弹钢琴的话,那么当你看到一个像郎朗那样的钢琴家,把那么复杂的曲子一个音不错地全部弹出来时,你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所以即便是弹钢琴这样一项技能,我们都需要练习,你不练习是不可能学会弹钢琴的,所以你不练习也是不可能学会掌控你乱如麻的心灵的,这是一样的道理。

静坐冥想的目的就是要获得专注和澄澈。专注是什么呢?专注的背后是平静,澄澈的背后是洞察。就好像这个水面,如果它是一片安静的湖水,那么它能够映出天际,我们朝这片湖水里边扔一个鹅卵石,它就会荡出涟漪。假如我们连续地扔很多鹅卵石,这片湖面就不再平静,这就是我们的心开始变乱的感觉。所以我们得学会停止扔鹅卵石,让它能够静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我们进入大家最关心的十分钟冥想的指导概要。如果我想要养成每天十分钟的冥想的习惯,应该怎么做?首先是“预备”——找一个地方,舒服地坐下来,腰背挺直,确保在冥想期间不会受到人或事的打扰;关掉手机,设一个10分钟的闹铃。“预备”这一步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心灵慢下来,就像我们开车开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儿,你得先慢下来。所以设闹铃,舒服地坐下来,背挺直。

接下来是“签到”,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第一步,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气,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就像我们跑步一样,鼻吸嘴呼5次,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第二步,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落座时的躯体感觉,脚放在地板上时的躯体感觉上(跟你的身体连接,我们前面练习过);第三步,扫描全身,留意身体哪些部位感到舒适和放松,哪些部位感到不适和紧张,从头顶到脚趾,10秒钟一次,20秒钟一次,30秒钟一次;第四步,留意自己的情感——比如,你现在处于什么心情(体会一下,好好地感受这个情绪)。签到的过程需要5分钟左右。很多人一说到冥想,就是赶紧让我数呼吸,因为我们上过瑜伽课,知道要数呼吸。不要着急,没有人能够一上来就赶紧去数呼吸的,那是在完成作业,而我们要先让自己身心合一。所以“签到”这5分钟的作用是让自己身心合一,确认此刻你在不在这儿。

接下来是“专注于呼吸”。第一步,留意你的哪个部位最强烈地感受到呼吸时的起伏感觉,是胸部、腹部,还是喉咙;第二步,留意每次呼吸所带来的感受,注意每次呼吸的节奏——无论是长还是短,是深还是浅,是粗重还是顺畅;第三步,在将注意力集中到起伏感觉上时,缓缓地数一下呼吸次数,吸一次气数1,呼一次气数2,一直数到10;第四步,重复这个过程,循环5~10次,或者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直循环下去。其实很简单,呼吸一次就数到2,5次就数到10,然后循环5~10次。这个差不多是5分钟的时间。如果中间你走神——作者说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走神的状况太常见了,因为绝大多数人数着数着就不知道数到哪儿了——走神的话也没关系,从头来就好了,从1开始,数1、2、3、4、5、6、7、8、9、10。

最后有一个“结束”的环节。第一步,你发现你的注意力不再集中,任由心灵随心所欲地忙碌或者放松20秒;第二步,将心灵带回到躯体感觉上来,即身体在椅子上的感觉、脚放在地板上的感觉;第三步,在准备好之后,缓缓地睁开眼睛,站起来。这就是每天十分钟的打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你每天只需要坚持十分钟。最佳的练习时间是早上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2: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叫“整合”。作者说我们不是把这十分钟与整个人生割裂开,而是要整合在一起,我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把觉醒视为“逐渐地流进水桶的水滴”的感觉,积少成多的感觉,而不是会立刻“转变人生的雷霆”。不是我们今天听了这本书,或者坐了十分钟,突然之间就开悟了,不是那样,而是长期慢慢地训练的一个过程。然后学会在行动中保持正念。我们前面讲到冥想是保持正念的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它有一个特殊的环境,告诉家人这十分钟不要打扰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3: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个是非常重要的正念练习,叫作正念睡眠。正念睡眠的练习至少能够让我们的入睡时间缩短一半,所以这部分我需要详细地跟大家讲讲。作者有一次去俄罗斯,当时的俄罗斯不太平,有车臣的恐怖分子经常随机地炸一些大楼,俄罗斯的大妈们看这些外来者都像是恐怖分子一样。作者那天刚刚入睡,脱了衣服躺在床上,突然之间好几个警察破门而入,一下子进来了。这些警察对他进行了详细的盘查,他只穿着内衣内裤,非常屈辱。那些警察知道他的身份以后走掉了。作者即便是经历了这样一件刺激的事情后,依然快速入睡了。当我们分泌了很多的肾上腺素、压力激素以后,我们是很难入睡的,但是就算是这样,他也依然很快入睡,完全靠睡眠冥想的习惯。

首先,在上床睡觉之前要确保上过厕所了,以及关灯锁门等。

盖上被子,平躺在那里,就好像要睡觉了一样。为了更舒服,你可以在头下方放一个薄枕头。如果你平常习惯趴着睡或者侧着睡,没关系,这个练习最好是躺着进行,做完之后可以再翻回去睡觉。躺在那里的时候,你需要花一点时间体察陷进床里的感觉,体察身体被床支撑着的感觉,体察这一天到头再也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的感觉。

躺舒服之后,你需做5次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就像在十分钟冥想中所做的那样。在吸气的时候,你需努力感受肺部充满空气、胸腔扩张的感觉。呼气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天的想法和感受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身体中的紧张感也都消散了。这有助于你的身体和心灵为要进行的练习做好准备。

第一步:从“签到”开始。

首先要做我们身体的扫描,不光留意我们身体当中舒适的部分,也要留意不舒适的部分。

在对呼吸进行了1~2分钟的观察之后,你的心灵会游离开来,这是很正常的。在你意识到分心和心灵游离的时候,你的心灵其实就已经回来了。

你意识到自己分心的时候你就不分心了,就这么好玩儿。

你需要做的就是,温和地把注意力重新带回到身体的起伏上来。你不需要对这部分练习进行计时,当你觉得已经过了1~2分钟的时候,自然地进入下一部分。

第二步:这一步是以专注的、有条理的方式回顾这一天。从这一天中你所能记得的第一个时间点开始,从早上醒来之后开始。你还记得醒来时的心情吗?

然后在头脑当中把自己这一天的时间,像过电影一样慢慢地过一遍,有很多人过到一半就睡着了,这个过程需要3~4分钟的时间。

在心灵回放这一天的情况时,你会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冲动,即陷入沉思。也许你想到了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5: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白天那场进展很顺利的会议,然后你开始想其中存在的所有可能。也许你想起了自己跟上司之间的争吵,你开始担忧这个争论所带来的影响。最初的时候,心灵像这样游离是很正常的,但是很明显,都到了夜间这个时间点了,再去想新的东西已经无益了。因此,像以前一样,当你意识到自己分心的时候,温和地回到正在你心灵中回放的这部“电影”上来,从离开的地方重新开始。

第三步:在把自己带回到此刻之后,现在你可以把注意力带回到身体上来。你要把注意力放到左脚的小脚趾上,想象着要睡觉了,把它“关掉”。你甚至可以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在自己的心里重复“关掉”或“休息”这样的字眼。这种做法就好像你在向肌肉、关节、骨头以及其他身体部位发出许可,准许它们关掉去休息,你知道直到第二天早上之前,你将不会再需要它们。然后你要对第二个脚趾做同样的事情,然后第三个脚趾……以这种方式继续,从脚掌、足弓、脚跟、脚踝、小腿等,然后一路往上,到臀部,到骨盆部位。

在对右腿重复这个练习之前,你要花一点时间感觉一下已经“关掉”的那条腿和还没被“关掉”的那条腿之间的区别。如果你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对到底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所怀疑,那时你就会感觉到区别。你需对右腿重复这个练习,再一次从脚趾开始,一路向上直到腰部那里。

请你继续这个练习,往上到躯干,然后向下到胳膊、手和手指,然后再向上到喉咙、脖子、脸以及头顶。你要花一点时间享受摆脱了紧张后的感觉,享受不需要对身体做任何事情的感觉,享受放弃了对身体的控制后的感觉。现在,请你任由心灵随心所欲地游荡,任由它自由地从一个想法联想到下一个,无论它想去哪里都行,直到迷迷糊糊地睡去。

有睡眠障碍症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6: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种方法是从1000往0倒数。这听起来好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感觉好像特别难。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去做,这其实根本不需要你付出任何努力。在从清醒向睡眠转变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很好地使心灵保持专注的方法。跟以前一样,心灵游离是正常的,因此,当你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的时候,只需要温和地回到你中断的那个数字,然后从那里继续。

最后我再指出一点,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你要真诚地想要数到0,这一点很重要。不要把这当成一种入睡方式,而是把它视为一个在身体和心灵准备“关掉”去休息前使你保持忙碌和专注的练习。无论心灵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是关于入睡的还是别的事情,请任由它们来去。你唯一的目的、你唯一的关注焦点是努力从1000倒数到0。如果你在倒数的中途迷迷糊糊睡着了,那也没关系。

你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手段,它是目的,你真的想认认真真地从1000倒数到0,很快就睡着了。我相信这个方法能够帮到很多有睡眠障碍的朋友,改善睡眠的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找到合适的地方,穿上宽松的衣服,坐好,给自己计时。最好是早上起来找10分钟,重复地做,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这就是开始了。那什么是真正的正念生活?从视角来看,我们选择看待生活的角度变化了,我们不再排斥,不再期待,而是全然地接纳当下,不做评判。第二,从交流的角度讲,我们能够学会理解他人,我们能够对他人的感觉感同身受。第三,我们学会感恩地生活,心嗅蔷薇一样地去体会生活当中的美好。第四,善良,对自己、对别人都能够变得更善良。第五,慈悲,学会换位思考。第六,平静,泰然地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第七,接纳。我们知道,抗拒是徒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241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09:4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八,就是心在的状态,心在就是我们能够灵巧地去生活。还包括投入,能够坚持下去,能够投入地生活。

最后,作者有一个关于智慧的讲法,特别有意思。我们似乎觉得学正念、学冥想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智慧,都能够让我们对生活看得更加明白、透彻,但是作者说:

不幸的是,智慧是无法从一本书里学到的,无论这本书有多么渊博深刻。相反,它跟我们对人生的经验性理解有关,而这种理解是只有影响才可以帮助提升的。正如慈悲和接纳会使我们想起“蓝色的天空”那个比喻,“心在”也是如此。因为智慧不是你能“做”或“使之发生”的东西,而是始终都在我们每个人心里。只有对自己内心的空间越来越熟悉,更充分相信自己的本能,我们才能学会将这种妙观察智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开始更灵巧地生活。

所以我说这是一本兼具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书,它教给我们的是具有实用性的冥想技巧,但同时它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艺术。我希望大家是通过视频观看这期节目的,因为我们背后的美景多么漂亮。因为地球偏转的力量使这个河流在不断地拐弯,形成了这样九曲十八弯的美景。远处有鹤,有各种野生动物,希望大家都能够到新疆来看一看,找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冥想一下,静坐一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细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19:39 , Processed in 0.06295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