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过内心那座山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49: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第八个牢笼叫作怨恨型牢笼。夫妻之间对亲密关系伤害最大的东西是持续的低水平愤怒和摩擦。常年的消耗,常年的生气,这些都是低水平的愤怒和摩擦。书里有一个叫玛丽娜的女士,跟她老公每天吵架,吵了18年,最后决定要离婚,在离婚前跑来找这个作者咨询。



作者说:“离婚并不能解决一段关系当中的情感问题。离婚只是给你一种法律的许可,让你与另外一个人重复相同的婚姻模式!离婚不会给你自由。无论玛丽娜是决定跟丈夫离婚,还是维持婚姻,她要努力做的事情都是相同的:发掘自己对婚姻的需求和期待,并治愈由此而来的创伤。如果她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她在有生之年就会一直背负那些创伤。”



她就问玛丽娜:“你为什么总是跟他吵架,你们俩之间的摩擦点到底在哪儿,既然都吵了18年了,为什么早不离婚,为什么这会儿才想起来?”玛丽娜不断地剖析,最后找到核心原因是“我害怕孤独”。因为她童年的时候,有一天,她的爸爸突然离家出走,把她和母亲抛弃了,等到柏林墙倒塌了以后,有一天她妈妈留下一张纸条,也消失不回来了。所以在她一生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如果她爱上了某个人,某个人就会离她而去。这种经常被背叛和抛弃的感受,会给她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压力。



说到这儿的时候,“眼泪从她的双眸中流出,她双手搂紧自己,仿佛整个房间突然变冷了”。



很多夫妻吵架,往往就是因为这种“三步舞”的相处模式:第一步是沮丧,第二步是对抗,第三步是弥补。这是因为他们内心当中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我们讲过《亲密关系》,分析过这种状态。当你内心当中有一个空洞,没法得到弥补的时候,你非常容易感受到沮丧,而你解决这个沮丧的问题,不是去面对自己童年的伤害,而是跟对方对抗。因为愤怒要比伤心容易得多,我们更宁愿面对愤怒,也不愿意面对伤心。对抗之后产生了伤害,再进一步地做弥补。这“三步舞”跳多了,夫妻的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这个作者说,下一次当他说“你错了”的时候,你只需回答“你说得对”。你想,她为什么对于丈夫说“你错了”那么敏感?因为她觉得你如果觉得我不好,你就会离开我,所以她总是跟对方吵架。



作者告诉她:“你以后就说‘你说得对’。”

“这样就行了吗?”

“对,这样就行了。”

“忽略发生过的一切吗,忘记他们对我做的一切?”玛丽娜不能理解。

“你要与发生的一切和解。”



其实我们也经常会跟大家讲,要学会感谢自己的父母。虽然童年可能受过很多伤害,但是你要知道父母已经尽力了,这个就是和解的过程。只有你能够感谢对方,你才能够从对方身上感受到爱。



“你可以因为父母没有为你做什么而悲伤。”我这样告诉玛丽娜,“你也可以因为丈夫没有为你做什么而悲伤。”



如果你要执着于悲伤,你就会发现模式是共通的。你对于父母的失望、痛苦和担心,也同样会反射在丈夫的身上。作者问玛丽娜:“你会希望和自己结婚吗?”她满脸困惑地看着作者。“你喜欢自己的什么特点呢?”玛丽娜想了很久,说:“我喜欢自己关心别人这一点。我喜欢自己富有激情,喜欢挑战自己,攀登高峰。我喜欢这样做,并且永远不放弃。”“把这些写下来,”作者说,“把这些话放进你的钱包里。”



就是你要看到自己的优点,把你自己真的值得被珍惜的东西写下来,放在你的钱包里,咱们现在不用钱包了,那可以放在你的手机壳里,让你能够天天跟自己的优点待在一起。然后作者又问她:“你丈夫有哪些优点?”她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想,最后说:“他在乎我,关心我,而且他工作非常努力。我的肩膀受伤时,他会照顾我。有时候他也很支持我。”你得找到丈夫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优点。



当一个人在这种怨恨型牢笼当中出不来的时候,尤其是童年的时候还遭受过这么大的创伤,他很容易不断地关注缺点,不断地担心,不断地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珍惜。所以总结起来这句话叫作“学会做些不同的事”,这是走出怨恨型牢笼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5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第九个牢笼叫恐惧型牢笼。就是我们总会害怕一些东西,总会有很多的恐惧和担心。恐惧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跟爱共存,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爱就会消失。恐惧感会保护我们,恐惧感也会让我们做很多事,保护我们和我们的家人不会受到伤害。“可是,我们也要进行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生命中的多少时间沉溺于恐惧中。恐惧感经常利用最无情、最具煽动性却又最持久的两个字:‘如果’。”就是“如果发生了……,就会……”,这种想法会吓得你要死。当恐惧感来临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感谢你,恐惧,谢谢你想要保护我。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一件事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天天生活在恐惧当中。如果我们天天生活在恐惧当中,我们将没有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都不敢干,因为总有很多风险可能会出现。这个恐惧有一个自我实现式的预言,就是“I told you(我跟你说过)”“你看,我有没有警告过你”,这种话哪怕老人不跟你讲,你自己也会跟自己讲。所以如果你心中总是被恐惧占据,它说不定迟早会实现,就是它真的会成为一个自证型的预言。



书里有一位叫凯瑟琳的女士来访,她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威胁她说:“我掌握了你丈夫出轨的证据,你如果不给我钱的话,我就会把它公布出来。”她吓坏了,后来一问她的丈夫,还真是有这样的事。后来她丈夫痛哭,决定痛改前非,她就接纳了她的丈夫。结果没过多久,她发现她丈夫再次出轨。这件事情就让凯瑟琳觉得特别恐惧,她每天都生活在胆战心惊当中,觉得她的丈夫肯定又要做对不起她的事了。



凯瑟琳哭着跟咨询师讲:“我不能相信他,每天都胆战心惊地胡思乱想,重温过去经历过的背叛,等待意外再次发生。我知道自己正在剥夺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也知道自己需要学会再次信任他。我试着让自己活在当下,可是,我就是不能摆脱恐惧感。我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情不自禁地想要监控他,想要控制他。”讲了这么一段话,各位,你们听出这段话的问题了吗?普通人可能听不出来。



这个作者说:“也许你正在怀疑的不是你丈夫,有可能你正在怀疑自己。我听到你说了四次‘我不能’。”作者又说:“每次你想说‘我不能’的时候,用‘我可以’来替代它。我可以放下过去,我可以活在当下,我可以爱自己、信任自己。”



“当我们说‘我不能’的时候,我们真正说的是‘我不会’。我不会接纳。我不会相信。我不会逃避恐惧。我不会停止控制和监控他。恐惧的语言就是抵抗的语言。如果我们不停地抵抗,我们就是在努力确保自己被困在原地。我们不会成长,也不会充满好奇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



所以她让凯瑟琳从语言当中剔除掉“我不能”这个词。你可以换着一些更自由的词:我可以、我想要、我愿意、我选择。“我非常赞成积极思考,可是如果没有积极地采取行动,我们只会一事无成。”这种会使得我们xian制在恐惧型牢笼当中走不出来。



那走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呢?你列一个恐惧清单,列出你真正怕的事有哪些,1、2、3、4、5,全部写下来。写下来以后,仔细地看看哪一个是有可能发生的。哪一个恐惧是真的会发生的,打一个钩,不会发生的打个叉,那你的恐惧就会少很多。对于打钩的那些真的会发生的恐惧的事,想想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事来预防它。



比如凯瑟琳和她丈夫之间,她丈夫老出轨,她担心将来可能会离婚,将来可能会孤身一人,要是自己一个人孤独终老怎么办。好了,孤独终老会有哪些恐惧,把它们列出来。列出来以后,如果是缺钱,就想办法怎么去挣钱,怎么样攒钱,怎么样理财,怎么样买保险;如果是没有人管自己,就想想看怎么照顾自己。你得去做事,你得给自己想办法应对,做能够做的事情,才能够让自己更有安全感。而不是每天坐在那儿不断地批评自己,说“我应该这样做”,脑子里想象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豁达的女性的样子,但是自己却什么都不做,走不出恐惧的牢笼。所以列恐惧清单这件事,我觉得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走出恐惧型的牢笼,不要整天自己吓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51: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第十个叫作评判型牢笼。人们都喜欢给别人下定义,都喜欢看到一个人就说“不用多聊了,这个人跟我不是一路”。包括有一次这个作者跟她的先生去一个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就是那些有钱人在周末的时候休闲的地方),她一看到那些女士,就觉得“我怎么跟这些人在一起,你看那些人,都跟花瓶一样”。有了这个想法以后,突然之间她脑海当中有一个声音说:“我怎么又给别人下评判呢?我为什么会还没有跟她们交流,就觉得她们是花瓶呢?”后来她融入了那些人,聊天之后才发现她们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人,都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一个的个体。



人们太容易给别人贴标签,太容易给别人下评判,这反而使得我们自己进入了评判型牢笼当中。这个评判性牢笼的问题就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要想走出这个牢笼,就要告诉自己一句话:你最讨厌的人,有可能是你最好的老师。就是你最恨的那个人,比如这个作者最恨门格勒这个奥斯维辛的屠夫,你要想想看,这个人能教会你什么,在这个人身上你能够反思些什么东西,能够学到些什么东西。



(注:约瑟夫·门格勒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医师”,负责决定是否把囚犯送到毒气室,屠杀了40万犹太人。)



老子讲:“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我们讲“师资”就这么来的。你可以有老师,也可以有资粮,你可以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你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不需要通过评判的方式,来早早地划清自己跟这个世界的界xian,不用给别人下过多的定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52: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个叫作绝望型牢笼。当年16岁的伊迪丝·埃格尔和她的姐姐玛格达在奥斯维辛的时候,她每天脑海中最常想的一句话就是“世界上会有人知道我和玛格达在这里吗?”没有人知道。她当时就想“我那个男朋友在哪儿,他会不会来救我,他知不知道我在这个地方”,甚至非常绝望地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已经把她们忘记了,这就是绝望的感受。而这种绝望的感受如果吞噬了一个人的话,他很有可能走不出来。当年在奥斯维辛的很多人,就是因为绝望而死去。



在八十多岁的时候,有一天,这个作者被邀请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她化了妆,打扮得很好。刚要出门的时候,突然肚子痛,她还告诉自己“别给我捣乱,我今天有重要的事”。结果到了会场以后,她突然之间就晕倒了,送到医院,结果是肠扭转。肠扭转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疾病,后来经过手术抢救,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她浑身都不能动,嘴里插着一个长长的管子,就是那个呼吸机已经插到嘴里,非常痛苦。



她没法说话表达,但她的头脑是清醒的,有机会能够写字的时候,她就给这个孩子写“我想死,快乐”,写了这么几个字。因为插着管子,胃管插在肚子里边,特别难受,她天天就想死,一直觉得自己肯定熬不过去了,肯定挺不住了。结果就在她很绝望的那天晚上,她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开始回忆自己如何从奥斯维辛活下来,然后如何生孩子,拥有了幸福的家庭,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她突然觉得,还有什么更绝望的事呢?就这么耗着吧,说不定还能够好起来,产生了一点点的希望。然后等到医生真的给她把管子抽出来了以后,她竟然很快就下床走路了,一直活到今天,90多岁还能写书,她觉得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事。



这个作者后来总结说:“人总有一死。虽然不能选择什么时间死亡,可是我不再想死了。我想要活下来。第二天,医生来了,帮我拔掉了插在身上的各种管子。奥黛丽扶着我走到大厅,所有的仪器和输液设备都在我身后。护士们在大厅里站成一排,热烈地为我鼓掌、加油,大家都因看到我下床而吃惊。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出院回家了。”



这种绝望型的牢笼,有时候会让我们过早地放弃。人要抱有希望,但是希望不等于理想主义。这个作者说巧克力不能裹大蒜,外边包着一层好看的巧克力,一咬开里边是大蒜,这个味道就没法吃。希望是什么呢?希望代表着好奇心。就是我知道人生会有很多的磨难,我知道未来会有很多的“黑天鹅”,我知道人生会有很多的痛苦,但是好奇心告诉我,就算有了那些事以后又怎样。这就是真正的希望。



“希望并不能模糊或粉饰现实。希望告诉我们,生活充满了黑暗和痛苦;同时,希望也告诉我们,只有在今天幸存下来,明天才有获得自由的可能。”所以她把这个幸存者的心态真是运用到了极致,90多岁的老人家,依然能够非常开心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特别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54: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个牢笼叫作不宽恕型牢笼。经常有人会问她:“你怎么能够宽恕那些纳粹?”她说:“我不是宽恕他们,我是为了我自己,才要选择宽恕的。”好多人对宽恕的一个错误的理解是说“我不在乎它了,这事我已经忘了”。但其实“我不在乎它”的这种方式,不叫作宽恕,这叫作逃避。宽恕的前提是,你要允许你的愤怒得到释放。



“沉默的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如果你不积极主动、有意识地释放自己的愤怒,而是一直抱持着那些愤怒,你的身心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



“发泄自己的愤怒也会让你受到伤害。发泄愤怒是指在短时间内将愤怒强烈地表达出来。你可能在那一瞬间得到了情绪的宣泄,但别人会为你的愤怒买单。而且,这种宣泄会使人上瘾。你没有释放任何情绪,而是在巩固一种具有伤害性的恶性循环。



“应对愤怒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引导自己的愤怒,然后使之慢慢消散。”



首先,我们要学会让愤怒合理化。“你有权利觉得愤怒。愤怒是人类的一种情绪,凡是人类,都会愤怒。”很多人会压抑自己的愤怒,是觉得愤怒有羞耻感。当你把愤怒释放出来的时候,你会带着很强烈的羞耻感,你觉得“我的表现好像不太好”,就会有这种潜台词。你要对自己说:“我经历过苦难,但我不是一名受害者,我就是我自己。”



“只有通过燃烧愤怒(这种次级情绪),我们才能够接触到自己盔甲下面的感受,它可能是悲伤,也可能是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始最艰难的部分——原谅自己。”人在遭受了伤害和痛苦以后,往往会责怪自己,这种深深的自责会潜藏在愤怒的底下,表面上看起来是愤怒,底下是深深的自责。



这个作者有一次在家里,就是老太太一个人待在家里,有人敲门,她打开门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人。那个人说:“你们家的水有重金属污染,我们需要做检测。”然后进门拿着仪器“嘀嘀嘀”到处扫,扫了一会儿以后跟作者说:“你得把你身上的所有重金属拿下来,因为这个仪器会受到干扰。”她就把耳环、项链、戒指、手镯全摘下来,放在桌上。然后那些人再帮她检测,测了一会儿然后就走了,还把她那些东西全偷走了。之前要求她把手上的这些首饰全拿下来,全被偷走了。她非常生气,后来报警,警察说这就是专门针对老人家的诈骗的行为。她很生气,她觉得她应该找到那两个骗子,打他们、骂他们等等。但是后来她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她最后决定说:“我原谅了自己,不再执着于谴责那两名罪犯,我也让自己获得了解脱。我有自己热爱的工作要做,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也有爱意要去与别人分享。我没有时间再让自己抱持着恐惧、愤怒和羞耻了。我不能再让那两个贼偷走我的其他东西了。我不会再给他们分毫,也不会把我的力量拱手让人。”就是你如果再继续生气、愤恨,甚至闷闷不乐,最后得了病,那个贼偷走的可就不仅仅是手镯和项链了,那个贼偷走的可能是你的人生了。所以你得学会能够原谅自己,才能够真的去宽恕别人。



这个作者最后讲,有一次他们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荷兰芭蕾舞团把她的故事改编成了一支芭蕾舞,因为她是曾经在奥斯维辛跳过芭蕾的人。她坐在台下看,泪眼婆娑。表演结束了以后,全场的人都为她起立致敬、鼓掌。然后她有一个体会:“虽然门格勒拥有权力,日复一日地用他那只变态的手指选择谁可以活下来,谁要死去,但他更像一个囚徒。而我是无辜的。我也是自由的。”她真正跟自己在奥斯维辛的这段经历产生了和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09:54: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讲了12个牢笼,确实是有点长,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完了以后,再把这本书多读两遍,一定会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很大的安慰作用。最后,我们用作者的话来结尾,她说:“我不能说每件事的发生都是有理由的,也不能说不公平和痛苦是有益的。但我可以说痛苦、艰难和困苦是帮助我们成长和进化的礼物,它帮我们成就自己。”



所以,你会发现这本书的核心精髓跟《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你永远都拥有选择权,你不是被动的,你不是被逼的。最后她说:“亲爱的,我祝愿你也能选择让自己逃脱牢笼,让自己获得自由;祝愿你能让自己的那些痛苦变为人生的重要经验教训;也祝愿你能够选择给后代留下哪种精神遗产——你可以传递痛苦,当然,也可以留下礼物。”



谢谢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4

帖子

4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65
17#
发表于 2024-6-2 08:5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932
18#
发表于 2024-6-10 07:0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932
19#
发表于 2024-6-10 07:01: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932
20#
发表于 2024-6-10 07:0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19 07:40 , Processed in 0.02251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