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engyu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安的哲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2002
11#
发表于 2024-3-7 10:14: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是岸见一郎的新作《不安的哲学》。岸见一郎曾经写过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叫《被讨厌的勇气》,我还讲过他的《不管教的勇气》。我讲这本《不安的哲学》,其实也带着一点不安,为什么呢?因为我担心别人说:“樊登是讲‘心灵鸡汤’的。”我经常跟大家说我不是讲“心灵鸡汤”的,你说它是“心灵鸡汤”的话,起码你得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心灵鸡汤”。但是后来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我的不安是多余的,“心灵鸡汤”就是“心灵鸡汤”,只不过得看是谁熬的。像《哲学的慰藉》这样的书,你说它是算“心灵鸡汤”,还是算哲学普及的书呢?

假如我们把“心灵鸡汤”定义为缺乏科学依据的书,那么连《论语》可能都算是“心灵鸡汤”,但是《论语》其实是智慧。而我对于“心灵鸡汤”这个词的过度敏感,可能就反映了我缺乏“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个“被讨厌的勇气”,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我只讲我认为好的书。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好书,不全是讲科学、事实的,还有一类是讲他人的智慧。他人的智慧也分高低,我们在“鸡汤”中也要去选择水平高的、质量好的。我把《不安的哲学》称作是一本宽心之书,就是读完这本书之后能够让你宽心,让你逐渐想明白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岸见一郎这一辈子干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们看不安来自哪儿。可以用很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不安来自未来不可预见,但人却难免一死。对于未来的事情,我们几乎都是无法预知的,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是我们肯定会死。这就导致了我们心中常常存在不安。而在我们的人生中,变是唯一的不变,一切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是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特别想要控制,我们明明知道无法掌控,可我们依然特别想要控制,比如控制衰老、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成果、财务状况。而痛苦来自哪儿呢?痛苦就来自我们过度地想要控制,这就是不安的来源。

不安和恐惧很容易混淆。你心中感到害怕,这就是一种恐惧,但这种恐惧感和不安感又有些许的差别。恐惧是有对象的,就比如此刻地震了,这个地方摇晃得很厉害,你是因为地震而害怕,那这个叫作恐惧。恐惧是有对象的,比如你怕一条狗,怕一只野兽,怕财务危机。但是不安的对象是“无”,就是不安的对象是虚空的,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不安。所以这本书里有一个定义,阿德勒认为,“所谓不安,就是人们为了逃避此类人生课题而被激发出来的情绪。换言之,人们产生不安情绪的目的是逃避‘人生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人生中都要面临很多艰难的课题,对于这些课题,我们需要去面对它、体验它、经历它的不确定性。但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这样做,不想去面对那些糟糕的事,比如生老病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培养下一代产生的烦恼,等等,我们逃避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产生不安的情绪,因为不安可以作为逃避的借口。怎么理解这件事呢?比如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不想去上学,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找个借口,说自己肚子疼就行,你只要说你肚子疼,一般来讲,父母都不太会强迫你去学校。类似地,不安就是成年人的借口。当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带来的不安的时候,我们会退缩,我们会选择不做、选择回避。我们不去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能拖就拖,等问题爆发出来再说,没爆发出来的时候,就不去关注它。所以说,不安成了我们逃避问题的一个借口。

有个例子是一条小狗,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被一辆车撞了,虽然没被撞死,过了一段时间身体又恢复了,但是人们发现,这条小狗再走到这条路上的时候,它就不走了,它看到那个地方就害怕,就往后缩,因为它曾经在这个地方受过伤。那么,我们人类会不会因为曾经发生过伤痛,于是就像这个小狗一样退缩不前呢?阿德勒认为不会。他认为人和动物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是actor(行事者),而不是reactor(反应者)。就比如这条狗,它做出的更多是生理性的反应,所以当它走到当年受过伤的地方的时候,它的生理性反应就是“我不能走过去”。但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不是纯粹的反应者,我们是做事的人,是行事者。所以人们受过伤之后,甚至可以变得更坚强。我们经历伤痛,但是依然可以抚平自己的伤痛,并且让伤痛成为我们力量的来源。

而不安的情绪是对未来投射的情感,就是当我们对未来产生了很多担心,试图像那个不想上学的小孩子一样,给自己寻找一条退路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大量的不安情绪。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做决定,而是为了不做决定,所以不安。这句话我觉得值得好好琢磨一下。你们有没有发现,生活中那些有烦恼、困惑的人,经常说“我无法做决定”“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到底是出国还是考研”“我到底是考公还是找工作”……他会有很多这样的纠结。表面看起来,我们都认为我们是因为不安所以无法做决定,但实际上,岸见一郎结合阿德勒的理论,向我们揭示:我们是为了不做出决定所以才不安的。

所以,做决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才是消除不安的真正有效的方法。作者说:“有人会想,生活这么痛苦,不如死了算了,还有人厌恶浑浑噩噩的人生。这些人通常认为达成目的很艰难,而一旦失败就会伤及自尊和威信,这一点又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只要开始做一件事,必然要有结果,如果不能得到自己或他人期待的结果,还不如从一开始就采取逃避的策略。对这些人而言,他们真正期望的当然不是死亡。他们只不过是想要放弃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这些(为了逃避人生课题而用的借口)都是人生的谎言,阿德勒早早地向我们揭示了这都是人生的谎言,是因为我们缺乏勇气去面对自己的自卑。这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不安。

还有一类叫作形而上的不安。形而上的不安就是一想到哲学问题,一想到人的渺小,一想到人生的意义,我们很容易变得不安。比如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在一块儿,经常就感慨人过半百,人生已经过了一半了。岸见一郎说,你怎么那么有信心,就认为你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半”了呢?你觉得自己能活一百岁是吗?很有可能你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因此,我们不能够把人生当作一条线段(这个后面会讲到)。很多人把人生当作一条线段,从零开始,到一百岁结束,不能这样想。越是进行这种形而上的思考,越容易感受到人生的虚无和不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4: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什么办法能够对付这种虚无的不安呢?作者提到了帕斯卡(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又译作帕斯卡尔)的一个说法,叫作“消遣”。这是一个很高级的建议,你不要觉得“消遣”是玩世不恭。“消遣”这个词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人生中所有的经历,都当作一种体验。人生起起伏伏,我们经常是只把上坡路当作是好事,下坡路就糟糕,但你想想,如果没有下坡路,哪儿来的上坡路?所以帕斯卡就提出:人生很难找到意义,又如此短暂,人类就像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我们人类脆弱得像一根芦苇一样,宇宙要毁灭我们,都不用做大动作,可能就用一股风、一口气、一滴水,你的生命就完结了。但即便是这样,人类依然是值得荣耀的,因为就算我们即将死亡,我们也是有意识的,而毁灭我们的大自然是无意识的,所以说“人是一根高贵的、会思想的芦苇”。帕斯卡给出的让你能够找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的方法,就是“消遣”。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所有事情,人生的种种坎坷、努力、进取、赚钱、赔钱,甚至沦落街头,你都将它们视作消遣,这时候,不安的感觉就会快速地减弱。这是关于不安的概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人生都有哪些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7: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课题叫作人际关系的不安。阿德勒说:“所有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在人们为了逃避与人交往所制造的说辞之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就是“我很不安,我不愿意跟人交往,我是一个社恐的人”,这就像那个小狗逃避那条它受伤的路一样。实际上,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人视他人与自己之间存在敌对关系,一类人视他人与自己之间存在协作关系。如果你是一个视他人为协作关系的人,那么你身边出现的往往都是伙伴,甚至你会发现,你的竞争对手逐渐地也都变成了伙伴。另外一种人视别人为敌人,他与别人的关系以敌对关系居多,这种人发展下来,最亲近的人逐渐地都变成了敌人。我们讲“祸起萧墙”,比如夫妻本来是非常紧密的关系,他们是一个经济单元体。但是当你是一个视他人为敌人的人的时候,你会发现,给你带来最多烦恼的反而是你的配偶。当一个人认为“你迟早会离开我”“你迟早会背叛我”“总有一天你会……”,那么,最终这个人真的可能会如你所愿。当如你所愿的时候,到底是你预言正确了,还是你的预言把他逼成这个样子的,其实是很难确定的。

因此,人际关系方面,我们首先得分清楚我们跟他人的关系结构。一个公司里,员工跟老板到底应该是合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倡导,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用合作关系来看待同事、老板、客户、下属,当然你也可能有深深的不安,把他们都当作潜在的敌人。

在人际关系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值得细细分辨的情绪,叫作嫉妒。嫉妒这种情绪跟爱是非常像的,它俩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都需要超乎寻常的想象。爱包含了想象,一个心中充满了爱的人,他会想象出别人爱他;而一个心中充满了嫉妒的人,他会想象出别人背叛他,他会想象别人在背后做着一些什么样的坏事。岸见一郎就探讨,如何才能够获得真正的爱呢?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知识点,叫作“自由的悖论”。就是如果你要想获得真正的爱,你不能通过嫉妒的手段来获得,因为嫉妒是控制,嫉妒是占有,只有自由才能够换来真正的爱。但是自由又意味着你给了他空间和机会,他有可能会离开你。这就是关于自由的悖论。那么,岸见一郎的建议是什么呢?他说:“尽管自由可能增加被背叛的风险,但那仅仅是可能,不是必然,反倒是束缚必然会导致感情破裂。对方是否爱你,主动权在对方,你能做的只是去爱而已,对方有权决定如何回应你的情感。任何想要束缚对方的行为或者直接要求对方忠诚的行为,都不可能留住对方的心。”

“嫉妒者并不想将自己提升到被嫉妒者的高度,相反,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想将被嫉妒者拉低到自己的位置上。”嫉妒和进取心不是一回事,进取心是“我也要成为你那个样子”“你是我的偶像,我想要成为你那样”,这是进取;嫉妒是“我想让你成为我这个样子”“你们都不要跑得太远,谁跑得远,我就把谁拉回来”。嫉妒追求的是绝对平均,这也是一种价值贬低倾向。“从表面上看,嫉妒是指向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对象;而在本质上,嫉妒是希望实现平均化。从这一点上看,嫉妒和爱的本质完全不同,因为爱的本质是向往更高层级的对象。”爱是有追求,是向往,是你影响了我,我可能会成为你那个样子,但是嫉妒是我希望你不要走太远,我希望把你拉回到一个和我相当的状态。

嫉妒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就是被嫉妒的对象和嫉妒者之间,一定有某种相同之处,如果毫无相同之处,是无法引发嫉妒的。比如,我问大家,有多少人嫉妒凯特王妃?你跟咱们zhong国人讲凯特王妃嫁入英国王室,有了皇家待遇,长得又好看……大家听完也就当这是个八卦,没人嫉妒她,嫉妒她干吗?因为凯特王妃跟我们几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离得太远了。我们更容易嫉妒自己的同学,因为他之前可能跟我差不多。还容易嫉妒自己的同乡、同事。你们最开始的共同之处越多,最后的区别越大,就越容易招致嫉妒。作者认为,没有人值得嫉妒。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嫉妒,但为什么我们会嫉妒一些人呢?是因为我们在看待他人时添加了自己的想象,我们认为他现在所拥有的东西给他带来了绝对的幸福,所以我们才会产生大量的嫉妒。这都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不安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怎么能够减少我们对他人的嫉妒或者被嫉妒的伤害呢?作者在书中提到三木清给出的建议,叫作保持自信。如果一个人内心很自信,他是不容易嫉妒别人的。这个我们都能理解,关键是如何保持自信,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保持自信的方法叫作创造。曾经有些人觉得很迷茫,就去问萨特:“我们很迷茫,应该怎么办?”萨特讲得特别对,萨特说:“去创造。”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就是去创造。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叫“人通过形成环境来形成自我”。就比如上次邓晓芒教授来我这儿,我问过他:“‘我是谁’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结论?”邓晓芒说:“有,我是谁有定义的。”我说:“定义是什么?”他说:“我是谁,走着瞧。”所以,如果你希望你在人际关系方面不嫉妒、保持自信,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多做事,自己去创造,这是我们解决人际关系课题的根本方法之一。

除了嫉妒这个命题之外,还有一个人际关系的问题,就是无法面对面的不安。在过去,我们很多人生活在一个院落里,比如像四合院这样,或者是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这个村里的人几乎都互相认识,有外来者的话,不超过半天,全村的人就都认识了。那个时候,人们之间的猜忌、污名化,或者是将他人妖魔化的现象,会相对少一点。但是今天,由于大家更多地使用互联网,人跟人之间很少面对面,人的面目、性格就模糊了。就比如我,我也算是个公众人物,我就能够明确地感受得到,他人心目中的我是一个和我心目中的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就是他脑海中想象出来你是什么样子的人,这就是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那是他单方面的决定,甚至有可能你连跟他交流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的名字、声音、画面,已经通过互联网传出去了,你的自我被分成了很多份,散布在大家的手机里。这会导致我们对人际关系感到不安。

这种不安进而会产生一个状况,就是对无名者的仇恨。有很多暴力行为、网络上的仇恨言论,都是因为我们恨某一种人。比如二战的时候,很多德国人仇恨犹太人,在他们眼中,犹太人不再是一个个的个体,而是一种人,只要是这种人就能够引发他们的仇恨。作者说:“想要消除战争、霸凌和歧视,就需要让每一个个体都被看到。”我们要看到独立的个体,我们要爱一个个的个体,而不是恨一个群体。当你说“这种人”的时候,你怎么界定“这种人”,谁能够借用“这种人”的名义做事,“这种人”到底由谁来体现,这都是非常难以界定的。

而且仇恨跟愤怒还不一样。“愤怒的特点是突发的、纯粹的、精神性的;而仇恨的特点是永久的、习惯性、自然性的。因此,我们会突然对面前的人感到愤怒,而对无名的人产生仇恨。”比如你在办公室里跟一个同事发脾气,这是对面前这个人产生的愤怒,愤怒是有具体对象的;但是我们仇恨的对象往往不是哪个具体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仇恨的是一类人。这也会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非常多不安。

在讲人际关系的不安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说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就能够消除人际关系带来的不安。因为这是一个终身的课题,你可能需要跟这个不安长期相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要不断地创造。只有我们不断地创造,才能够塑造一个自信的自我,这个自信的自我,能够让我们减少对他人的仇恨、猜忌、嫉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8#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09: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课题叫作工作带来的不安。工作带来的不安,其实最核心的一种就是无法取得相应成果的不安。我们做事,特别担心无法拿到好的结果。如果想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要知道,工作过程分顺境、逆境。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遇到顺境,我们不用担心,因为顺境的时候,我们获取成功,会很开心;遇到逆境,我们就保持学习的心态,那么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能够心安理得、不惧失败。

所以,要想解决工作带来的这种不安,最有效的方法叫培养成长型人格。就是不要把人生视作一场需要即时分出胜负的比赛,而是时刻都在学习的一种体验,不论是获胜还是失败,你都能够在体验中有所成长。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曾经对“心志伦理”和“责任伦理”进行了区分。如果一个人做事情依循责任伦理的话,那么他看重的永远都是结果,是他最后获得的那个东西;而心志伦理更强调行为过程的纯粹性,而不是行为的结果。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学业里,都以结果为目标的话,这就是责任伦理在我们的人生中占了上风,那么为了达到目的,我们就会不择手段。比如,如果通过作弊能够拿到毕业证,那你一定选择作弊,因为你在意的是最终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像马克斯·韦伯说的,以心志伦理主导行为,那我们就会更注重做这件事的意义、学习的意义,以及我们是不是真的获得了知识和快乐。

所以,对于工作带来的不安,作者给出的建议是不要参与无谓的竞争。因为竞争使得乐趣大打折扣。核心的哲学原理就是,人和人是不能比较的,这是一个哲学高度的概念。比如一个乞丐和一个皇帝,他们俩的价值谁大谁小,无法度量,没法简单地说皇帝的社会地位高,所以皇帝更重要,乞丐没有钱,所以乞丐不重要。人和人无法比较。既然如此,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的比较?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陈寅恪,他在海外就不停地读书,读了一个又一个专业,也不毕业,他不是为了拿学位,不是为了读成博士,然后回到国内找一个教职,他不需要这些,他只是体验读书带来的快乐。那这是因为他家境富裕吗?其实不一定,主要还是心态问题。有很多家庭富裕的人,依然在参与大量的竞争,依然打破了头也要去争,让名利权情不断侵蚀自己。但是如果你想明白了,你随时随地可以退出这些无谓的竞争,然后开心地享受工作和学习,这就能够减少很多不安。我现在整天这样讲书,没有不安,开开心心地享受这每一本书里的内容,有什么好不安的呢?这就是如何面对工作带来的不安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19#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1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三个人生课题叫疾病带来的不安。疾病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在病中,身体会变得陌生。我们在健康的时候,甚至很少能感受到身体的存在。比如,我在你健康的时候问你,你的心脏在哪儿跳,你可能没什么感觉,因为它不给你找麻烦。健康的时候,胃也不疼,肝也不疼,心脏也挺好,所以你会很少去觉察自己的身体。“疾病加强了身体的存在感,让人不得不去关注它,并体会到自我和肉体的割裂感。”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无疾而终,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会收到疾病的提醒。所以接受生病这一事实,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修炼之一。

有人做过研究,说一个人得了重病以后,基本上第一时间的反应是不相信,然后是恐惧、愤怒、接受等这么一条心理曲线。实际上,书里说:“接受像海浪一样。”什么意思?像海浪一样翻涌,接受了,又不接受,又接受了,又不接受……我们很多人都徘徊在接受和不接受之间,直到这个海浪越来越弱,最后退下去。而一个不接受自己患病的人,常常会有很多出格的暴力行为,这也是内心不安的反应。岸见一郎的偶像阿德勒当年是住院医生,他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当阿德勒向病人宣布病情的时候,那个病人直接就动手打了他,但阿德勒没有还手。因为患者的手弄破了,在流血,阿德勒还给病人包扎那只流血的手。阿德勒是一个好医生。后来那个患者才接纳了自己生病的事实,开始配合治疗。所以,人得学会接受生病的事实。

生病也是一种礼物,它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呢?一次重新审视人生的机会。健康的人对于生活总有很多误解,当你没有体会过在鬼门关前走一遭的感受的时候,你是很难劝别人“你要放下”“你要看开一点”,只有生过一场大病的人才可能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岸见一郎给的建议是什么呢?他说,不要把人生看作一条直线,而要看作是实践。我们绝大部分人一想到人生,就是从零到一百岁的一条线,如果你现在年过半百,其实可能过了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了,这都很难讲。如果我们把人生视作一条线段,有始有终,我们心中会存在大量的不安,因为你不知道后边剩余的那段还有多长。你还会经常跟别人比较,看怎么能比别人活得更长,看这个人走得比自己早还是晚。到了我这个年纪,读历史书的时候,就会特别喜欢关注书里的人比自己活得长还是短,经常发现我已经活过某某某了。

作者说:“如果将人生视为实践,即便人生突然结束,也不会有‘心愿未了’的遗憾,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可以将需要实现的目标设定在今天。一个人的康复并不意味着身体完全恢复到生病之前的状态,而是意味着他可以对人生有一些新的思考,将人生视为一种实践。这样,他就不需要心心念念何时才能恢复到以往的健康水平。……恢复健康之前的这段时间,也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生病了以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赶紧恢复到生龙活虎的状态。如果你总是期待着自己恢复到生龙活虎的状态,就说明你对于此刻在病床上的这段时间是排斥的,所以这段时间就会显得特别无聊,甚至痛苦。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是实践的话,躺在病床上也是一种实践,这就是生病所带给我们的意义。

“自我价值在于生命本身。”好多病人最怕的是什么?我跟很多老人家沟通过,他们说“我最怕成为你们的负担”“我最怕给你们添麻烦”“生病了我完全没有价值,需要被别人照顾,那时候我生不如死”……很多老人都会说这样的话。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本身。生病的时候,你的亲人朋友来探望你,不是因为你能帮他们做什么,而是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以从这个点来讲,哪怕你是一个植物人,你也是有价值的。就像葛优演的那部电影《没完没了》,在电影里,他的姐姐是个植物人,但也能够给他带来安慰,因为姐姐还在就代表家还在,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如果你病了,别人来看你,都是因为你是一个局长,那这种人不来也罢。真正值得你珍惜的,是那些不因为你的头衔职务,不因为你能够为他做些什么,也会来看你的人。你的存在本身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喜悦,这就是你的价值。

作者说:“生存不是进化而是变化。”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们过去总认为生活就是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进化,甚至到五六十岁或者七十岁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我们一直误以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但实际上人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当你觉得你比过去更成功的时候,你也比过去更老了,这两者哪个好,哪个不好呢?你失去了童年时柔韧的身体,失去了青春时有弹性的肌肉,不过你变得更有智慧,这到底算好还是不好呢?很难评判。所以说,人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当我们能够理解人生其实是变化而非进化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接受病痛和年老。

岸见一郎曾经得过心肌梗塞,到医院做手术才抢救回来。有了这次经历以后,他就能够感受到疾病给他的世界观带来的变化:过去执着的、追求的、为之痛苦的东西,经过疾病的“教育”以后,突然之间都变得不重要了。我现在这个年纪,交往的很多朋友已经五六十岁了,好多都经历过这么一场生死考验——被抢救、进ICU住几个月出来,然后整个人变得柔软、豁达了很多,因为被疾病“教育”了,这就是疾病的意义。当你能够看到疾病的意义,知道人生是变化而不是进化,知道即便是一个躺在床上的患者,也依然跟其他人有同样的价值的时候,我相信你的不安情绪会得到稍许缓解,你就可以去直面疾病这个课题。这是第三个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72
2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5:14: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四个课题叫衰老带来的不安。我相信很多人都怕老。我现在两鬓斑白,每次直播的时候都会有人提醒“樊老师,你老了”,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很多人会说“樊老师,你老了,你太操心了,怎么头发白得那么快”,还有很多人昨天看我十年前录的视频,今天看我现在白头发的样子,就会说“哎呀,樊老师一夜白头”,我百口莫辩。所有人都会对衰老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和不安,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切勿将健康和年轻视为优点。如果一个人将健康和年轻视为优点,越是以此而得意,就越惧怕衰老。衰老的问题在于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老。“衰老的问题在于有些事自己明明无法做到却不承认。其实,承认自己做不到,并不会降低自己的价值,但是如果这个人认定人的价值取决于能够完成多少事情,那么在面对衰老和疾病导致的能力减退时,他一定会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作者说他爸爸那时候年纪大了,每次出门坐公交车都有人给他让座,老头儿就特生气,生那些给他让座的人的气,他觉得:“为什么给我让座?我这个身体还结实得很!”直到后来觉得不让座不行了,就像很多老人会觉得在公交车上站不住,期待有人给他让座那样。从讨厌别人让座到期待别人让座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承认和接纳的过程。但是,很多人对于衰老的态度就是不愿意承认。

衰老并不是不幸的原因。《理想国》中有一个老人叫凯帕洛,他跟苏格拉底有一段对话,探讨什么是不幸的根源。凯帕洛说:“苏格拉底呀,痛苦的原因并不在于年龄,而是在于人的性格。一个品行端正且懂得知足的人,即便步入老年也不会觉得痛苦。反之,他不仅上了年纪会痛苦,就连年轻时也不会过得满意。”

年轻时就不贪心的人,上了岁数也仍然懂得感恩。而那些应有尽有却仍不知足的人,就仿佛是一个没有底的花瓶,往里面倒多少水都是徒劳的。……感叹自己失去太多而愤愤不平的人,年轻时也常常被不满的情绪干扰。

所以,决定我们幸福与否的,是我们自己内在的修养和品性,而不是我们究竟是年轻还是衰老。比如我讲过的《我们仨》,杨绛先生活到一百多岁,钱锺书先生活到八十八岁,他们年轻的时候快乐,晚年也快乐,快乐无关乎年轻还是衰老。而我们在生活中见到很多非常痛苦的人,基本上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天天都很痛苦,老年以后,衰老只不过是放大了他们过去的痛苦,让那个痛苦更加显化,更加容易被看到。所以如果你特别惧怕衰老,很有可能是因为你此时此刻没有尽情享受,你现在拥有的这一天,就是你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此刻的你一定是年轻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好好使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我们的生命本身。

不是说我们非得有创造的能力,我们的生命才有价值,而是我们生命本身就是最值得去珍惜、去赞叹的。况且,衰老以后还会有很多好的东西随之而来,比如知识与经验。岸见一郎说:“如果有人说能让我回到二十岁,但是我会失去现在所有的学识,我绝对不会换的。”他愿意保留自己现在的学识,也不愿意回到年轻的时候,这个境界挺高的。我觉得我说不定会愿意换,学识、财富都不要了,回到二十岁,再重新进行一次冒险。当然,这都是假想了。总之,衰老有衰老的好处,人生是变化,而不是进化。这是第四个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20 04:56 , Processed in 0.023319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