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内附有“缴费通知”,诱使考生将“学杂费”“留位费”等转入指定银行账户。这些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往往制作逼真,校徽、logo、课程资料、大学地址等与正版相差无几。 骗子混入新生家长群或新生群,伪装成“老师”“学长学姐”等,发布二维码让家长扫码加入新群,然后以缴纳学习资料费、班费、服装费等名义要求转账,或发送带木马链接的“入学须知”“资料表格”,盗取个人信息和钱财。 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或教育系统内部人员,打电话给考生家长,声称“孩子成绩离录取线差一点,但有内部名额,只要缴纳一定的‘赞助费’‘打点费’就能被录取”。 骗子以“发放助学金”“办理助学贷款”“获得奖学金”为由,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然后以“激活账户”“验证资金”为名,诱导家长转账汇款。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不要急于相信,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报考院校官网查询录取结果,确认通知书的真实性。正规高校的录取信息在官方平台都能查到,凡是查不到的,基本都是骗局。 正规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使用的是ems特制的红底金字专用封套,封套上印有清晰的“录取通知书”浮雕字样。考生家长也可以微信关注“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众号实时查询,凭准考证号实时查询录取通知书的物流轨迹。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收录了所有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仔细核对录取院校是否在这份名单之中。 考生和家长要注意保护身份证号、准考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陌生人。收到不明快递或电话时,要仔细甄别,避免被骗子获取信息后精准诈骗。 高考录取季是喜悦与期待交织的时刻 也是诈骗分子伺机而动的“窗口期” 若遇到可疑情况 可及时向学校招生办、当地教育部门 或警方咨询求助 守住警惕心 才能让这份承载着梦想的录取通知书 真正成为开启新征程的钥匙 而非骗子设下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