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2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后的告别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4-7-12 15:5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要讲的这本书的名字叫作《最好的告别》,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怎么样优雅地和这个世界告别,可能涉及到我们的亲人、父母、爷爷奶奶,将来也可能一定会涉及到我们自己。



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非常严肃的话题,写这本书的人叫作阿图。他是一个医生,是奥巴马医改顾问的成员。一辈子都在做泌尿外科的手术,解救了很多病人的痛苦,同时也眼睁睁地看着很多病人离开人世。



他看到很多临终的病人所经历的那种痛苦之后呢,他觉得人生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人究竟应该怎么样优雅地和这个世界告别?他提出一个观点,他说最终救治的失败并不是医学的无能,而是对生命过程的尊重。



你会发现现在在医院里边,我们的家属希望极尽全力地去抢救。事实上在这个极尽全力抢救的过程当中,病人是特别痛苦的。病人在最后那个ICU的那段时间里边,首先会花费掉几乎终生的积蓄,全家所有的钱最后几乎都放在抢救那几天花掉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非常低,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没法像过去那样和自己的亲人讲讲话,然后留下遗言,然后走。



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留遗言的机会,就是浑身插满了管子,无比痛苦,最后拔管子反倒是让这个病人最解脱的一种方法。唯一没法交代的是这个家属的心情,所以阿图看到这么多痛苦。



所以阿图就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在做医生这个工作之外,开始研究老年病,开始研究怎么样让人能够比较有尊严、比较舒适、比较自然地能够和这个世界告别。



这本书非常深刻而且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当中经常会看到热泪盈眶。你会想到自己家里的很多事,因为每个人家里边都会有老人,也曾经经历过生死等等。



首先我们讲过去的老年人和现在的老年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妈的奶奶带着我长大的,我们叫太婆婆。就是她一直到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在自己每天干活。然后突然有一天她说肚子疼,送了医院去查出来有肝癌,那个时候已经到很晚期了。就只用了大概一夜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最后走的时候都很清醒。



她会跟周围的人交代有什么后事,有什么要说的话,非常自然地一个离开的过程,这是我小时候见证过的。但是现在我们再看到亲人离开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医院里边。在医院里边就意味着他没有什么跟你说话的机会,而且甚至他会神智不清楚,因为他身上都插着管子。然后医生出来告诉你说人走了。



所以一个人能够在家里边离去还是在医院里边离去,实际上是跟我们的经济环境是有关系的,这是一个钟形曲线。什么意思呢?在经济环境比较糟糕的时候,就是大家都很穷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死在自己家里。就像我们的古代一样,就像解放前或者什么时候,都是死在家里边。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好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死在医院里边的人数开始增加,然后慢慢地在医院里死的人越来越多。像咱们zhong国现在这个状况,就是大部分的人都死在医院里边。等到经济再发达一些,比zhong国现在的状况更发达一些,慢慢地又会有很多人回归到家庭,选择在家里边告别。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之下,选择在家里边告别其实是一种相当奢侈的想法。它既要求你要有这个条件,另外还要求你的思想上能够接受这件事情。



大部分的情况是子女不愿意放手,所以他们会一直要求在医院里边。有一个数据是说,如果医生能够在最后一周不可逆的那个时候,能够劝这个家属说,咱们用这个延缓痛苦的方法来治疗,放弃那种生拉硬拽式的抢救。在结束之后,这个患者家属得抑郁症的比例要低很多。而经过了那个强力的、非自然的抢救方式,和死神做了长时间的争夺之后,几乎百分之七八十的患者家属都会产生严重抑郁的情绪。



而很多外科医生呢,最后他们的感触是什么呢?知道不可逆,因为生命一定会走的,医学现在再发达,这人总是要走的。知道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是医生总是担心自己做得太少而不是担心自己做得太多。



事实上一个医生做得太多,对于这个家庭的毁灭性的打击往往会更大。但是没有人愿意研究这件事,为什么呢?包括美国在内,很少有医生愿意研究老年病学。就是研究人老了应该怎么办,没有人愿意研究这个。学这行的学生大量转行,不学了,为什么呢?



连阿图自己去研究这件事的时候都发现说,能够找到的资料和能够和他谈这件事的人竟然变得很少,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么这本书首先告诉我们人是怎么老的。



有一个细节特别让我吃惊,就是老年病的专家在检查一个老人的健康状况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事是仔仔细细地检查他的脚。各位知道为什么要检查他的脚吗?因为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老人家都是因为摔了一跤离世的,就离世之前的那个压跨骆驼的稻草是摔一跤。而老年人的脚会成为最后健康的一个根本,老年人为什么脚会出问题呢?



是因为人老了以后,如果他独居,他没有跟自己的子女住在一块,或者没有保姆照顾他的话,他根本没法洗到自己的脚,他弯不下腰去洗脚。所以很多老年人上身穿得非常整齐,因为西方人很讲究出门的形象,可能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这都没问题。但当你把他的鞋脱掉以后,你发现他的脚很长时间都没有洗过,他的脚上生了很多的疮。



老年人会忽略这种脚疾,不去管它。然后一旦它出现了问题,导致他摔一跤,老年人摔一跤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死亡。我们年轻人摔一跤,可能爬起来就没事了,但老年人一摔跤就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老年人的大脑萎缩。



大脑萎缩之后,脑部组织和颅骨之间是有空隙的。我们摔一跤没关系,你可以爬起来,因为你的大脑没有受到震动。但是老年人的大脑和颅骨之间存在空隙,所以他只要摔一跤就会引发严重的脑震荡,从而导致最终的不良结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932
19#
发表于 2024-8-12 06:36: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932
18#
发表于 2024-8-12 06:36: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932
17#
发表于 2024-8-12 06:36: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7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322
16#
发表于 2024-7-14 22:2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7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322
15#
发表于 2024-7-14 22:2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7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322
14#
发表于 2024-7-14 22:21: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3#
 楼主| 发表于 2024-7-14 07:08: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是:最好的告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805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0443
12#
发表于 2024-7-12 22:03: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6:0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曾子讲叫“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我们得对死生这件事认真一点,这事是值得我们研究、值得我们正视、值得我们去提前做准备和预防的。不要回避这件事情,因为当你回避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该说的话都没有说过,有很多该交代的事都没交代,所以有可能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老人的需要是什么。



尤其是你自己。我有一个朋友,我觉得挺佩服他的,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就签了一个协议。他身体很健康,但是他选择签一个协议,如果我的身体进入不可逆的状况,我拒绝进入ICU,我拒绝进行心脏按压,我拒绝进行电击,休克治疗,就让我好好地走吧。



这是一个标准的合同样本,就是国际上有一个组织,大量的人都会在生前的时候签这个东西。而很多医生在到处做演讲,就是告诉大家说不可逆的状况来了以后身体状态真的是不可逆的,你是没法拉回来的。所以你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增加患者的痛苦而已。



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很温暖的书,阿图被人称作是最会写作的医生。所以整本书读起来并没有那些过度的医学的味道,而是有人文关怀的情结在里边。



在这其中他有很多的案例,重点就是老年人应该怎么选择晚年的生活,应该怎么面对最终的告别。我们应该采用过度的医疗还是采用姑息的疗法,把这几件事搞明白,这本书的核心宗旨就已经找到了。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思考,改善我们的生活的水平和质量。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6702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6:0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为什么不去考虑一个更加人文的方法?他在这个书里边实际上倡导更多的是姑息疗法。就是人总是要走的,所以你要接受这件事情。姑息疗法不是帮助你去死,这个不是安乐死,要分清楚这个界xian。因为在荷兰、澳大利亚这些地方会允许安乐死,安乐死是由一个人过来给你打一针,然后主动地结束你的生命,这个是安乐死。



姑息治疗并不是安乐死,姑息疗法是我让你好好地活下去,一直活到生命的终点。而不是让你主动地去死,这两个是绝对有区分的。所以《最好的告别》这里边还讲到了一个心理学的现象,就是我们曾经介绍过一本书叫《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作者叫卡尼曼。



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这本书里边讲到了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峰终效应,这个峰终效应是什么意思呢?叫peak end(峰终效应),这个峰终效应的特点是,他是用胃镜和肠镜来做实验的。



就是有很多人在做胃镜和做肠镜的时候很疼,这是非常难受、很疼的一个过程。一开始他非常难以忍受,受不了。在这个治疗做完了以后,当这个医生停止动作了以后,这个管在胃里边或者在大肠里边不动了以后,其实这个病人会觉得挺舒服的。因为之前那个疼痛是很厉害的,所以医生在最后那五分钟的时间里边不做任何动作,而只是把那个管放在那里边。



但这五分钟没有用,其实已经可以把管拔出来的了,他不拔,他在里边放五分钟。结束之后,你再问这个患者的感受。这个患者觉得还行,还能忍受,也不是特别痛苦。但是如果医生在痛苦的治疗刚刚做完以后就把这个管拔出来,按理说你让他早一点结束了痛苦,但是这个患者会觉得,我再也不来了,我觉得这个太可怕了。



这卡尼曼就觉得奇怪,那从痛苦的总量上来讲,那个早点拔出来的人受到的痛苦的总量会小,而那个做完以后还在里边放五分钟的人,痛苦的总量多了。但是为什么那些人反倒会觉得好呢?



这就是峰终效应,就是一个人在这个事情结束时候的感受决定着他对整件事情的评判。就比如说,咱们看一个电影,尤其你看法国电影或者德国电影,经常你看到前面都不知所云。但是当最后那一个结局,砰出来的时候,傻掉了。然后觉得,这片子真牛。



峰终效应是特别重要的,所以我们的人生当中,这一辈子可能经历特别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是最终你对你人生的评价是怎样的,其实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你最后的那一小段。最后的那一小段是怎么告别这个人世的,才决定着你对整个人生的评价是怎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4-11-18 09:39 , Processed in 0.030685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