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5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好恋爱

[复制链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5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7:1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今天讲一本非常温馨又有趣的书,叫作《好好恋爱》。很多书友都问我:“樊老师你怎么会想到讲《好好恋爱》呢?”我们在2017年的时候讲过一本书,叫《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后来我遇到很多书友都告诉我,他们听了这本书找到了对象。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我相信恋爱的困难依然困扰着很多书友,所以我想为这些单身的朋友讲一本书。结果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自己大受启发,它不仅仅是对单身的人有用,哪怕是已经处于恋爱和婚姻关系当中的人,也一样可以找到一些能让你的生活得到改善的启发。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从事婚姻咨询三十多年的咨询师,我们曾经讲过他另外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作the Single Trap,实际上直译过来就是单身陷阱,有很多人会陷入单身陷阱中出不来。单身的比例现在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太一样,但是总体来讲,大概有1/3的单身家庭,而且单身家庭的样态变得越来越多。单身家庭有这么几种:一种是一直没结过婚,一种是离异以后不愿意再婚的,还有一种是丧偶以后不愿意再婚的。选择单身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单身的数据现在也呈上升的趋势。

为什么现在结婚比过去困难呢?过去很多人二十五六岁、二十七八岁也就自然地结婚了,但是现在拖到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一本书可以作为参考,叫《选择的悖论》。《选择的悖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选择更多,我们就更难以做出选择。这是有实验证明的,这个实验设计得特别巧妙,他们找来很多大学生,告诉这些学生要一块儿测评一下巧克力,看哪种巧克力好吃。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人就只让他们吃六种巧克力,让他们尝一尝这六种巧克力,尝完以后告诉实验员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另一组人给了他们三十种巧克力,他们要吃三十种巧克力,最后告诉实验员哪种巧克力好吃,哪种不好吃,但实际上这个实验跟巧克力的评价无关。

做完测评以后,实验员问他们:你们觉得巧克力味道怎么样。你会发现,只吃了六种口味的这组,绝大部分人更喜欢这些巧克力的口味,而吃了三十种巧克力以上的人就已经觉得恶心了,说这些巧克力不怎么好吃。然后在给这些受试者结账的时候(因为他们参与实验,需要给他们付一些钱),就问他们愿不愿意拿巧克力抵这个钱,最后发现,只吃了六种巧克力的这一组,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巧克力作为酬金,吃了三十种巧克力的这些人都不接受,因为觉得恶心了。

这就是《选择的悖论》里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实验,你会发现,可选择的对象过多以后,我们会很难做出选择。咱们现在很多人一直挑,其实就是因为太难做选择了。大家记得《人世间》这部电视剧里的那个小社区叫光字片,你会发现光字片里适婚的男男女女不多,就那么几个,最后也不用怎么使劲,一凑合就都结婚了,他们几个人也都互相认识。但是今天咱们有互联网、有手机,连中英文这种跨语言的聊天都可以实现,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当我们可以选择的对象变得过多以后,就会像那种吃了三十种巧克力的人一样,反而对结婚这件事没兴趣了,因为实在是太难以做出选择了。选择是会消耗力气的,选择得多了,人就没劲了。如果你装修过的话,你就会知道,装修最累的事不是盯现场,而是挑东西,比如用这个开关还是用那个开关,用这个插头还是用那个插头,用这种灯具还是那种灯具,这种挑选的过程是极累的一件事。更多的选择会降低愉悦的感受。

还有一个问题是选择理论相关的问题。有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叫赫伯特·西蒙,赫伯特·西蒙研究人们是怎么做出决策的。他把人分成两种,一种人叫作最大化者,还有一种人叫作满足者。什么叫最大化者呢?就是我今天不挑到一个最好的,我就吃亏了。比如走过这片玉米地,让最大化者挑一个最好的玉米,他会觉得这个不能下手,那个也不能下手,这个比较大,我得记住它,但是万一待会儿有更大的呢,然后接着往前走,一直走到路边,最后发现什么都没摘到,这种人叫最大化者。有很多人是最大化者,他们总是希望能够权衡利弊,找到一个最优的选择,尤其是他们会想:婚姻这件事能凑合吗?不能凑合。所以一路上就要看,一个个地挑选。另外一种人叫作满足者,满足者就是看到这个玉米不错,行,就它了,就挑选结束了。

那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更容易获得恋爱的成功,或者更容易组建幸福的家庭呢?这个作者在这里边讲了一个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洞见,他说如果你要谈恋爱的话,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在这两种心态之间调整。要知道无论是最大化者还是满足者,最终都有可能会失望,都有可能会造成遗憾,这是一定的,因为人生就是这样,总是会有缺憾的,所以你要能够平衡这件事。怎么平衡呢?在恋爱开始的时候,你要做一个满足者,也就是你要更加乐观,更加愿意接受各种机会;但是在恋爱升温的过程中,每一次升温,从约会到牵手,从牵手到下一步,然后到最后结婚这样的过程,你要做一个最大化者。我们在接触他人的时候,要更开放、乐观,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引荐,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真的谈起恋爱来了以后,我们要谨慎,不要随便地就把自己的心交付给对方。

这跟做生意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创业的时候,我就有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一个乐观的创业者每天看到都是机会,觉得这件事特别好,那件事特别好,不拒绝任何合作的可能性,但是你要让我签合同,我就得小心着点,不能随便签合同,因为一旦签了合同,就认为这事定了,这时候就要谨慎地判断,这是一个优秀的商人所应该做的事。但事实上,在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陷在单身陷阱中的人恰好做反了,这体现在哪儿呢?比如别人叫你出来约会,你不去;别人叫你参加相亲活动,你不去;有个读书会的活动叫你去一下,你不去,觉得没意思、烦透了、太没劲了。但是一旦进入到一段感情中,突然你就变得义无反顾,就变得着急结婚,一个劲儿地要求对方要以婚姻为目标,把这件事赶紧定下来。这样你的机会又少,又特别容易受伤。所以我们应该像一个良好的生意人一样,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在接触之初,我们要更开放,更愿意接触不同的人,但是感情真正开始升温的过程中要小心,要做一个最大化者,要稍微挑剔一点,给自己把好关。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背景,就是现在的社群社交要多于社区社交。什么叫社区社交呢?我们小时候,在社会上没什么熟人,我们的熟人都是街坊邻居,跟街坊邻居这一堆人的社交就是社区社交。社区社交的好处是什么?人员的层次非常多,有老有少,既有小孩又有老人家,老人家会关心你的婚事,给你介绍这个人,介绍那个人。但是现在我们的社群社交居多,比如咱们今天录书,说“来看樊老师录书,你们谁来”,你看看你们都差不多,那种热心替你操办的,且没有自己的利益夹杂其中的人就很少,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来的。

这个社会怎么才能回归到这种朴素的,不需要竞争的,不需要把自己扮得很强悍、很突出的那种社区社交中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因为现在咱们回到家,门一关,基本上跟周围的人就不联系了。所以我们要多在自己的小区里活动,参加社区性的活动,比如这个地方的人大家一块儿出来种树,一块儿打扫卫生,一块儿在小区里干点事,这种叫作社区社交。

这个作者在这本书里有一个核心观点,他说这个核心观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但这是他三十多年来积攒下来的最重要的经验。这个观点说出来也挺得罪人的,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有人不同意,觉得自己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人,所以你会发现大量的灰姑娘式的爱情故事。各位知道灰姑娘的那个故事的隐喻是什么吗?我是一个灰姑娘Cinderella,我在打扫卫生,然后我遇到了一个光鲜的王子,他一下子拯救了我。灰姑娘故事的隐喻是一种拯救,就是我希望遇到一个人把我救出这个火坑,我要改换我的门庭,我要走上另外一条道路。但这个作者说,实际上对于谈恋爱这件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先把自己搞好,让自己能够配得上幸福的生活,让自己的心态健康、阳光。

所以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因为它非常正能量。它和《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不一样在哪儿呢?《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是专门讲恋爱技巧的,包括各种各样的约会技巧,比如留对方电话的技巧,它是一本实操手册。而这本书是告诉你,你要让自己从根本上变得更好,你要认清你自己内在的问题,因为你会吸引相似的人。你看待和对待自己的方式,也将是别人看待和对待你的方式,所以如果你不爱自己、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不配过美好的生活,那慢慢地,很有可能对方也会这样对待你,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032
22#
发表于 2024-7-23 14:23: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032
21#
发表于 2024-7-23 14:2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032
20#
发表于 2024-7-23 14:23: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583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29
19#
发表于 2024-6-29 03:36: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9

帖子

99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6
18#
发表于 2024-6-29 03:31: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8933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503
17#
发表于 2024-6-28 23:37: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545
16#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7:30: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条:“一段关系如何开始,往往意味着它如何继续,所以放松的状态和坦诚的态度在初次见面时非常重要。”先收拾好你自己,让你自己成为一个从容稳定的人。

第二条:“抱着游戏的态度去谈恋爱不利于建立长久的感情,也会让你难以用坦率和诚实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亲密关系。”

第三条:“不要马上下结论,多用一些时间评估这段关系,培养感情。第一印象并不能让你完整地了解一个人,所以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你不能够要求一个人完美无缺,所以要有开放的心态。

第四条:“许多人已经不再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亲密关系。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开放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做出自己的选择。”

第五条:“如果你相信伴侣之间是平等的,也可以尝试用新的方式开启你们之间的关系。无论男女,都可以约对方出去。”约会不一定必须是男的约女的,女的也可以约男的。

第六条:“做选择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但这是一种解脱。尽管我们可能偶尔会怀念过去的约会方式,但最好的时机还是现在。”

第七条:“一场改变人生的浪漫冒险就在眼前,所以,放心大胆地去旅行,不要走马观花,而要好好享受。”也就是说沉浸和心流才是我们生活的真谛。因此,我说这本书不仅仅是讲给单身的人听的,每一个在恋爱中的人,在婚姻关系当中的人,都可以更加沉浸地生活。

把自己变得更好,你变得更好,才能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否则好的生活来到你面前,你也抓不住。

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545
15#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7:3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作者在这儿列举出了斯德哥尔摩式情人的几个特点,大家听一下醒醒脑。“看看他对餐馆服务员的态度,他会发牢骚、抱怨、故意找麻烦,甚至把她贬低得一文不值吗?他如何评价前任?他会把前任描述成一个疯狂、易怒、愚蠢或者忘恩负义的女人吗?他会信誓旦旦地和你做保证吗,即便你并没有要求他这样做?比如,他说自己从不喝醉,也从不打女人。”好端端的正常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地说“我从不打女人的”。“他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感到骄傲吗?比如,说自己是个工作狂。他是否会和你讲起自己做过的一些疯狂的事情?比如,整晚守在一个女孩的公寓外面。”如果他还觉得这样很好,那你就要小心点了。“他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斯德哥尔摩式情人只有几个普通朋友或和他一样的朋友。”就是因为女性在谈恋爱的时候,尤其恋爱的前3个月,很容易投射光环在他身上,把自己心中的爱和美好投射在他身上。

然后到恋爱第18个月的时候,是一个大考验,叫“18个月的恋爱大考验“。因为基本上1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谈婚论嫁了。这个作者说:“如果说3个月的时间可以让两个人通过非正式的外出活动确立恋爱关系,那么18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让这段关系变成一段稳定的伴侣关系。让你欲罢不能的迷恋阶段已经过去了,你也不会因为想着一个人而辗转反侧、茶饭不思、神魂颠倒了,但你们之间依旧幸福感满满,这种感觉足以缓解关系增进所带来的紧张不适。……18个月到3年恋爱期是幸福婚姻的前奏。而社会生物学家发现,负责爱情和吸引的三种荷尔蒙——多巴胺、苯基乙胺和内啡肽——在18个月到3年这段时间里达到顶峰。”这个数据也和美国的注册结婚夫妇的调查结果相符。“求爱的情侣在18个月内订婚的可能性最大。……恋情进展到第22个月的时候,求婚的机会开始缓慢下降;……在一起三年半之后,情侣想要结婚的可能性开始直线下降。”

最后,作者列出来了七条重要经验,对全书做了一个总结,我们可以把这七条记住,其实也就知道这个书的核心宗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主题

4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545
14#
 楼主| 发表于 2024-6-28 17:3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这个作者给我们列出了恋爱的节奏。当然不一定每段感情都是这样,我见过最夸张的恋爱节奏是第一次见面认识,第二次见面结婚。就是两个人见了一面,然后第二次见面说“咱俩都挺忙的,别谈了,结婚吧”,女方说“行”,他们就去领证结婚了,这是真的发生过的。但是这个作者通过大数据来总结出一个结论,他做了这么多年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说,一般来讲,前五次约会的时候,人们都不太在乎回报。就是你跟一个人大概约会了两次、三次,也没有什么进一步的进展,你也不会抱怨。但是在六次约会以后,人们就开始抱怨,好多人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一点进展都没有,是不是我对他的没感觉,还是他对我没感觉。所以,前五次约会你可以稍微放松一点。

约会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相互了解,评估你们之间是否有共同点;第二个阶段叫相约外出,享受彼此的陪伴,看看是否合得来;第三个阶段是相亲相爱,开始一段稳定的关系,这是三个不同的阶段。前五次约会可能就是第一个阶段,然后接下来五到十次是第二个阶段,就是相互陪伴,一块儿去参加一个活动,参加别人的婚礼,一起去爬个山,互相陪伴。

然后要警惕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就是你发现这个人跟自己的前男友一样。这时候你要小心,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你的投射,天下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但是如果你的投射投到两个人身上,你就会觉得这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好多失败的恋爱都是在这儿出现的问题。恋爱3个月的时候是一个里程碑。因为恋爱3个月后,裂缝就开始产生了,之前那个荷尔蒙爆棚的那个阶段过去了。

在这里,作者非常好心地提出了一个状况,就是你要小心斯德哥尔摩式的恋人。大家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吧?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来源就是有一个斯德哥尔摩的劫匪,劫持了一些女性人质,后来警方解救了这些人质,把这个劫匪抓了,但最后那个被劫持的女性跟这个劫匪结婚了,另外一个被劫持的女性还给劫匪送药、送钱。就是人们会爱上那个对自己不好的人,虽然像绑架这样的事很少发生,但是很多女性会陷入虐恋中去。作者说,虽然也有女性对男性的虐恋,但是很少见,很少见到女的天天打男的,男的还爱这个女的的情况。个别的这种事发生过,但是大部分情况是男的对女的有虐恋的状况。所以作者提醒女性,一定要小心这种恋人,这种恋人很可怕。

这种恋人特别容易让你动心,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狂热,他追你的时候容易因为你跟别人打架,他为了见你,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在你们家楼下站三天三夜。你觉得这人对我太好了,实际上这人有病,你一定要小心这种人。因为这个作者见过很多这样的状况,他说斯德哥尔摩式的恋人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这些人的特点是会从控制女性的行为开始。很多女性不理解,很多女性觉得“那就是他关心我,他在乎我,他不希望我跟别的男的说话”。他都不让你跟别的男的说话了,多可怕,他在控制你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7 05:58 , Processed in 0.024317 second(s), 14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