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难,行中医之路更难。大家好,我是来自渠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的刘明,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人文宣讲题目是《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年少多病难求医,缘定中医走医途。高中时,我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曾一度受到幽门梗阻的困扰。西医专家建议我通过手术来治疗,但手术费用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父母带着我,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了一位资深的老中医。这位老中医凭借15剂中药的精心调理,成功地治愈了我的疾病,并且至今未有复发的迹象。自那以后,中医的非凡疗效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此爱上了中医,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开始深入阅读中医的经典著作,探索其中深藏的智慧宝藏,渴望成为一名能够救死扶伤的中医师。因此,我迈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校门,踏上了我的中医学习之旅。 同行渐远途留我,落寞单行志不移。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我加入了渠县人民医院的理疗团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和普及,它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在诊疗设备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实现了飞速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直观和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案。这导致许多患者更倾向于选择西医,使得传统中医的生存环境变得异常艰难。在我们科室,仅有三名医生,工作条件简陋,设备陈旧,甚至连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面对同事们因生活压力而不得不转行的现实,我常常独自坐在科室的椅子上,仰望天空,内心在坚持与转行之间挣扎。然而,每当我回想起自己五年寒窗苦读中医的经历,以及那曾治愈我的老中医,我的决心便更加坚定。既然我踏上了这条道路,既然我研读了如此众多的医书,我坚信必将有我施展才华的时刻,我定要寻找到让中医发扬光大的那条道路。 真金火炼锻己身,脚踏实地谋前路。我坚信事在人为,有需求就有机遇。一方面,我勤奋地磨练基本技能,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另一方面,我尽我所能宣传我们科室能提供的服务和诊疗范围,甚至不辞辛劳提供上门服务,以争取院内外的支持,特别是与业务相关的科室。我虚心向老师请教,与同事团结协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科室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2005年,我获得了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被提升为科室主任。这为我争取中医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发声的平台。 与时俱进谋发展,因地制宜出成效。我们不断加强科室协同。在参与一次多学科协作的讨论中,我注意到脑卒中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不尽如人意,于是建议在脑卒中患者的床旁采用中医针灸、推拿、理疗等康复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脑卒中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加快,部分患者术后几乎无明显后遗症。我们不断考察调研。前往上级医院,学习他们中医发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思考医院中医的发展道路。为了确保患者能在专业的康复环境中获得心理上的关怀,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医康复科病房成立了。能够提升患者康复的针对性和效率,帮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我们不断培养人才。采纳了“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依托自身基础,积极学习先进的康复技术。我们多次派遣专业人员前往郑大五附院、华西医大、八一康复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从而巩固和强化了我们传统的康复优势。这使得渠县人民无需离开本县,便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中医的发展也赢得了渠县人民的广泛欢迎和喜爱。 在2015年,我们成功打造了全国综合医院中医工作的示范单位。步入2023年,我们再次顺利通过了达州市重点专科的验收。这些成绩的取得,使得医院领导对中医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在2024年3月,科室搬迁至新建的中医康复大楼,业务用房面积扩展至5000余平方米。 至今,我们已经系统地开展了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吞咽疗法在内的现代康复技术,并加强了中药内服外敷、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康复手段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引进了小针刀、筋膜内热针、臭氧、浮针、歧黄针、穴位埋线等特色治疗方法,并配备了重复经颅磁刺激、天轨悬吊系统、全身心康复系统等尖端康复设备。同时,我们成立了神经康复、盆底康复、儿童康复等亚专业科室,有效地满足了渠县人民的中医服务需求。 前路漫漫其修远,唯有热爱守初心。在历史的长河深处,中医犹如一颗古老且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地映照着华夏文明的智慧之光。尽管西医的挑战曾使它一度沉寂,但我的热爱之心,将继续坚守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这份热爱,让我无惧风雨,坚定地守护着中医这片神奇的领域。我将致力于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和现代康复有机融合,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让杏林的芬芳弥漫于人间的每个角落,为每一个在病痛中挣扎的灵魂带去希望与慰藉。这便是我毕生的信念与追求,坚定不移,至死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