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民王先生准备趁中秋假期外出游玩,于是购买了成都到深圳的机票,在临出发前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人员”,告知其所购买的航班因“飞机异常需要停飞改签”,现在可以进行退票或者改签,还承诺将赔付300元“补助”。 由于“客服”在电话里精准说出王先生的航班信息以及身份信息,王先生便信以为真,随即按照对方提示下载了“腾讯微宝”APP,在“客服”的指引下通过搜索好友的方式加上了“在线客服”,“客服”告知王先生需要其提供临时乘机证明,并完成“虚拟流水认证”激活其信用卡企业收款功能权限,才能领取补助。随后王先生在客服的引导下使用邮储银行APP扫描客服发过来的二维码。 二维码扫描成功后提示需要输入验证码,“客服”告知王先生,这是正常的验证流程,只需要按照提示的验证码输入就可以完成激活,王先生便根据提示输入了4999验证码。实际上,王先生填写的验证码,就是转出去的金额。 第一次转账记录 过了5分钟后,“客服”发来消息提示王先生,由于王先生本人信用卡认证级别低,验证还未成功,需要再次完成“虚拟流水认证”,王先生便在“客服”的引导下再次重新操作了一遍,扫码输入了4999验证码。
第二次转账记录 第二次操作后,过了几分钟,“客服”告知王先生由于前面存在操作错误,需要重新扫描完成“虚拟解冻”,信以为真的王先生按照客服提示继续扫描二维码,输入2000的验证码用于“解冻”。 最终,王先生先后转款1万余元,“客服”声称15分钟以后就会将钱返还。可王先生左等右等都不见退款,这才发现被骗,王先生立刻报了警。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订票信息,在受害人临出行前,通过电话或短信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骗取信任。 取得信任后,诈骗分子谎称改签或退票可给予赔偿金,诱导受害人登录指定网站、下载视频会议类APP或指定软件。 以“转账验证账户安全”“转账确保理赔通道畅通”等借口,或利用屏幕共享软件套取受害人银行卡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转走资金,或用话术诱导受害人转账完成诈骗。 1.通过正规渠道(航空公司、授权代理官网以及机场内现场办理)办理机票订购、改签、退票业务。 2.收到航班变动通知,先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核实,不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提示。 3.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轻易透漏个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4.不明链接不要点,未知APP不要下载,更不要随意开启“屏幕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