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改造 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自开展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 达州大力推进 相关基础设施改造, 不断完善城市发展短板、弱项, 让人民群众切实共享 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幸福甜”。
早上8点,在达城金海农贸市场,前来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货比三家,挑选着蔬菜。

市民何丹凤说:“这边的品种比较齐全,菜品也是非常新鲜的。”

金海农贸市场于2006年建成投用。2021年3月,为更好满足市民需求,在市、区两级财政及市场摊主的共同筹资下,市场进行局部翻新。原有的排水系统、照明设施以及消防通道等经过升级改造后,环境有了大改观。

摊主何光蓉说:“我们市场的环境还是好,买的人就多些,一天卖得到五六百块钱。”

修建于2004年的达川区翠屏街道瑞祥小区,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内道路坑洼、环境脏乱差,2022年,小区被列入达州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去年3月,消防、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

达川区翠屏街道兴盛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李说:“我们首先对坑洼的路面,进行了油化,施划了规范的停车位。小区最大的亮点就是我们对花台进行了一个后移,增加了比过去一半的车位。现在有110多个停车位,基本能够满足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

达川区翠屏街道兴盛社区瑞祥小区居民郑林菊说:“现在敞开了也向阳,住起也舒服,耍起也好。”

目前,达州主城改造老旧小区621个,实施农贸市场改造21个,整治各类“蜘蛛网”4828处,挂牌运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2492个。

近年来,通川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不断加快提升场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秩序,不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的农贸市场,为群众营造更加干净整洁、舒心放心的购物环境。
记者走进位于通川区复兴镇全新打造的农贸市场看到,经过升级打造后的市场焕然一新,各摊位货品摆放整齐有序,各区域经营种类齐全,前来市场采购的市民络绎不绝,各路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城市一天的烟火气由此开启。
据了解,改造前的市场经营环境较差,污水横流且无固定经营摊位,占道经营现象严重,车辆乱停乱放,给当地居民生活也带来一定影响。为给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2023年8月,由复兴镇牵头、社区积极参与,耗时三个多月让整个农贸市场焕然一新,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购物体验。
同样,位于通川区罗江镇的农贸集市也因为同样问题,群众反响强烈,当地政府把它列为年度重大民生实事。现如今,改造后的农贸集市,环境舒适整洁,摊位整齐有序,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贸市场改造关乎百姓生活,与百姓息息相关。除此之外,通川区魏兴社区、磐石镇、双龙镇等地也在相应时间内,加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不断改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不断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农贸市场折射着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气度,更是彰显文明典范的“新窗口”,升级改造后的乡镇农贸市场,一改从前的“脏、乱、差”,实现了“宽、净、固”,让“烟火气”更有“文明味”,让广大老百姓从菜篮子里拎出“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