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2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阙里賨都:渠县土溪城关坝遗址中华汉阙园

[复制链接]

4916

主题

632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3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7:5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溯源于门。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它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汉代石阙,简称汉阙,是汉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它是我国现存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地表建筑,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堪称国宝级文物。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建筑形象,溯源于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的设立,最早始源于一种防卫上的需要,而阙则属于“宫门”的形制,即建在宫门或陵墓等建筑群前的左右对称的建筑物,两阙间空缺的地段为通向阙后建筑物的道路。其构造是中央无门扇,“阙”与“缺”相通,两阙之间为一通道,“阙然为道”,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汉代的地面建筑,留存至今较为完整的只有阙。
阙,实际上是一种外大门而已,它和牌楼、牌坊的起源基本上是一样的,是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单独添加的两个对称的台子,台子上面有楼观,上圆而下方,两个台子之间要走路,做道路使用,所以称“阙然为道(规定此地作为道路的意思)”。
汉代是建阙的盛期,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按一定等级建阙。西汉长安城未央宫的东阙、北阙,建章宫的凤阙、圆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阙。传说凤阙高20余丈。这些巨阙除凤阙尚有夯土残址外,都已堙灭,现存的只是一些东汉或西晋的小型石造祠阙和墓阙,最高者不过6米。



汉阙有石质汉书之称,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汉阙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斗拱层、屋顶6个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石质仿木结构建筑。阙基为整块石料凿成,平面呈矩形。阙基之上矗立着用砂石做成的阙身,楼部由4层大石块叠就 。
建阙是汉朝建筑的一大特点,阙是塔楼状装饰性建筑,通常建于道路两旁,作为城市、宫殿、坛庙、官署、陵墓等入口的标志,已加强整个建筑群的隆重感。
汉阙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房屋从台基到顶盖的建筑式样至汉代已基本形成。汉阙作为石质建筑,却具有仿木结构的特点。在汉阙中已能见到仿制当时木结构建筑的台基、立柱、栏额、斗拱及顶盖结构,可见这些建筑结构在当时已趋于定型,这无疑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重要的是,大多数汉阙上还以正确的比例雕刻出当时木结构建筑中各种构件的外形,为我们研究和复原汉代木结构建筑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依据。汉阙的建筑结构从上到下可以分为阙顶、阙身、台基三部分。“阙顶”即屋顶,用石材雕刻出仿木的脊饰、瓦当、椽子等形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及对汉代木质建筑的模仿性。阙顶有单檐和重檐之分。“阙身”相当于房屋,由多层石材堆砌,形体多带有较大收分。在石材上雕刻出斗拱、栏杆及各种有代表性、颇具神韵的图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刻出模仿木结构的栏额、立柱等,衬托着上面的楼阁显的高大、雄奇。“台基”代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夯土台基。建阙的材料可用土、石、木材,实心的土阙和石阙不可登临,构筑比较简单。有时在两阙之间联以短檐,以强调其出入口的效果。整个石阙体量高大、沉雄,加上雕刻的建筑构件、传统图案形成了一个由建筑语言塑造的艺术符号。


1、阙基:重庆汉石阙中的乌杨阙、丁房阙、盘溪无铭阙、忠县无铭阙等都具有完整厚重的阙基,以乌杨阙为例,乌杨阙的底部有一块相当厚重的长方形整石作为阙基,用以承载整个乌杨阙的阙身,这样的构造可能就是模拟当时的汉代建筑的承重基础。再从乌杨阙的阙身和阙基的比例关系来看,建造者对基础的处理方式已经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要和形态差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形式,这也足以说明汉代建筑的承重体系一一一台基在当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台基在中国古建筑中的作用是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并将建筑物升高形成一个较为庄严、尊贵的心理空间。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等级身份及进行精神统治的一个重要标示。当然,阙基和台基也有一些材料上的区别,从发现的汉代建筑遗迹上看,汉代建筑的台基多为夯土夯实,外包花纹砖,而阙基却是用大块的石头而为。两者意相同、形有异!


2、阙身:汉阙的主体部分是阙身,这相当于汉代建筑中(的屋身,屋身也是中国建筑的三大结构之一,一般包括柱、檩、梁、斗拱等这几个部分。所不同于屋身的就是汉阙的阙身高度极高,有通天之感,整个就是拉高了的屋身。这可能就是人们希望借助于这种附属建筑延伸主体建筑的高度,意寓权力和神威,让人产生敬畏之感,应该说阙本身除了有分割空间、界定空间的作用,也传达了拥有该建筑的主人的权威地位的意义作用.汉石阙的阙身的上部分都有一种近似的雕刻,从这个雕刻的形状以及位置都不难看出,这就是古代建筑中的斗拱。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在我国古建筑中不仅在结构和装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定制建筑各部分和各种构件的大小尺寸时的基本度量单位,无论在力学还是美学上都代表了整个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精神。大约建于东汉建安时期的重庆盘溪的无铭阙,整个阙身高约3米,阙身的下部分的长方形碑状立柱体高约2米,阙身的上部分有厚重的石雕斗拱结构,四角均有力士顶着阙顶,相类似的还有重庆忠县的无铭阙,该阙身高约5.44米。这是一个由九块石料叠砌而成的建筑物,在三、六层角上分别镂刻着裸体力士,下为剽悍的男性、上为丰满女性,形态勇猛健美,弯腰屈膝,全身用力,在力士上下左右雕满了各种飞禽走兽。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斗拱作用的理解,只是在石阙上把斗拱的作用拟人化了,这些都有力地证实了汉代建筑中的斗拱是一个重要的结构要素。从阙身的主体部分看,乌杨阙的阙身的主体部分质地为石质砂岩,主阙通高5.4米,进深1.7米,自下而上依次由脊饰、阙顶盖、上枋子层、扁石层、下枋子层、主阙体、阙基七部分构成。复原后的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具有顶盖出檐宽、阙体向上收分大、构造简洁的特点,因而显得造型格外挺拔、庄严。从它的阙体收分看,当时的汉代建筑为了增加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在基础墙体的处理上已有了收分的概念,这对于建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增加稳定性的方法。


 

厚重的青史浸润着这片土地,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渠江在这里穿城而过。渠江是长江支流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一条生态之虽然也曾是长江上游最凶猛的水患之一,但也养育了一方水土。早在战国至汉代时期,渠江流域的广袤大地上,就活跃过一个古老的族群,他们的名字巴人,他们不仅创造和发展了渠江流域的农耕文明,而且多次登上中原汉民族的历史舞台,为汉民族的“光辉历程”锦上添花,留下了许许多多神秘的蛛丝马迹让后世惊叹,却早已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样神秘地消失。

上图:冯焕阙



上图:蒲家湾无铭阙

访古达州渠县,县城一座文庙,以庞大的石坊及并不对称的格局昭告天下,此地不容小视的文化底蕴。而郊区土溪镇,城坝遗址的遗存,则用珍贵文物记录着一段漫长的历史,那是秦灭巴蜀之后建立的宕渠郡的治所,这里是古賨cong 二声)人的国都。古賨国算是渠县较为正统的源头秦建立宕渠郡后,宕渠替代古賨,变成一个流传不息的密码符号。一条从宕渠城边经过的驿道作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到了追求事死如事生的汉代,活人世界的富贵便开始通过丧葬文化投射到亡灵世界,于是让后人看到了土溪镇至今遗存的七座精美的汉阙。


上图:渠县文庙(清代、国七)


上图:城坝遗址(战国至汉、国六)

一尊尊汉阕并不大,但雕刻有斗拱、枋柱、栌斗、飞檐、神兽等部分,虽是石制,却如同一方缩小的宫殿,异常精致。在土溪镇不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条古驿道两边分散着包括冯焕阙、沈府君阙、蒲家湾无铭阙、王家坪无铭阙、赵家村东无铭阙、赵家村西无铭阙在内的67尊汉阙。这些汉阙均为原址汉阙,因此,后人可以推测,在强调孝文化的汉代,汉阙在表达子孙对逝者哀思的同时,还发挥着社会教化的作用,古人隆重地安葬祖先,是借物希望自家的财富、子孙的孝行能被南来北往的人看到。将近两千年前的汉代,穿越历史的烟尘,从雕刻精致大气恢弘的的汉阙上,后人似乎找到了回望汉代的一扇窗。

上图:赵家村西无铭阙

汉代是建阙的鼎盛时期但凡都城、宫殿、陵墓、祠庙、衙署、贵邸以及有一定地位的官民的墓地,都可相应等级建阙。中原登封遗存着三座大国一汉阙(启母阙、少室阙、太室阙)均为庙阙,而与中原远隔巴山蜀水的渠县汉阙,均为墓阙,就文保身份而言,渠县汉阙也是“国一”。


在《中国雕塑史》一书中,梁思成先生曾评价“在雕塑史上,直可称两汉为享堂碑阙时代,亦无不当也”。1939年梁公到渠县考察汉阙时,更是对冯焕阙赞不绝口,梁思成称其“简洁秀拔,曼约寡俦,为汉阙中唯一逸品”。是的,冯焕阙是渠县汉阙中最精美的一座,冯焕是“辽东太守”冯锟之父,冯焕在东汉安帝时任幽州刺史他曾随班固出征西域,取得过燕然山大捷,为东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晚年被朝中奸臣诬陷锒铛入狱,平反之前已病死在狱中。之后汉安帝“赐钱十万,以子为郎中”,冯锟为了纪念父亲,在家乡立了这一对汉阕,其上铭文刻写“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君神道”。如今一对汉阕已只剩东阙,阙上精美的浮雕令世人感叹。





沈府君阙也是渠县汉阙中的精品,阙身上的铭文记载,这位死后被称为沈府君的人,生前曾先后任新丰令、交阯都尉、谒者、北屯司马等职务,并获得了左都候的爵位。值得称道的是此双阙阙身上的汉隶书法,结构严谨却又飘逸奔放,双阙正面以汉隶刻写的“汉新丰令交阯都尉沈府君神道”和“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两行文字,字体端正飘逸,尤以“沈”字悠长的收笔引人赞叹。在谨守不放的汉隶之中,沈府君阙又有一些草书的味道,让人眼前一亮。




 来源:南充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976
沙发
发表于 2024-2-20 18:2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976
板凳
发表于 2024-2-20 18:2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976
地板
发表于 2024-2-20 18:2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976
5#
发表于 2024-2-20 18:28: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976
6#
发表于 2024-2-20 18:28: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03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730
7#
发表于 2024-2-20 22:0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898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2631
8#
发表于 2024-2-20 22:23: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489
9#
发表于 2024-2-21 08:55: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489
10#
发表于 2024-2-21 08:55: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5-17 06:24 , Processed in 0.02872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