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渠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金三伏天【冬病夏治】需趁热“打贴”

[复制链接]

3868

主题

3911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1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烈日三伏下,冬病夏至忙。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说到三伏天就会想到三伏贴。冬病夏治,称热打“贴”。虚寒性体质的你,怕冷、经常过敏、发炎、胃疼,一受凉还容易感冒咳嗽吗?如果不想病怏怏的度过秋冬,就趁三伏天贴“三伏贴”,“冬病夏治”要赶早哦!

2025年三伏贴时间:

伏前加强:7月10日—7月19日

初    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    伏:7月30日—8月08日

末    伏:8月09日—8月18日

末伏加强:8月19日—8月28日

【三伏贴】

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这段时间,俗称“伏夏”,有初伏、二伏、三伏。“三伏贴”, 又名天灸,是一种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方法,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即人体内阳气最为充沛的时机,用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辩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调理,对于体寒体虚、风寒湿型疼痛人群及慢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可以预防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作,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是指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易发的病。这列疾病有两个特点,一是反复发作,二是冬重夏轻。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人体阳气不足和寒湿邪气的伏藏。所谓“夏治”,是指夏季三伏天最炎热的时候,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等治疗方法,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症】


【三伏贴注意事项】

1、夏养三伏,一般3年为一疗程,最好每年都按时贴,疗效才更为显著。

2、天灸期间要戒食易化脓食物,如芋头、牛肉、花生等,以及戒食鱼、虾等易致敏食物,如果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涂抗过敏药膏,必要时去医院就诊。贴药时要注意少吃花椒、狗肉、羊肉等辛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

3、每伏各贴敷1次,每次贴敷一般时间间隔7-10天。成人一般每次贴敷时间为4-8小时,儿童为2-4小时。可根据个体差异适当延长,如果贴敷部位出现痒、疼应减少贴敷时间及停止贴敷。儿童应根据耐受程度而定,一般15分钟内感觉贴药穴位或部位局部有轻微烧灼感为宜。若贴药后患儿哭闹不止应随时查看贴敷处皮肤情况,如出现潮红、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及时揭除,贴药反应不明显可延长贴药时间,贴敷后予温毛巾轻抹除去药迹,禁止抓挠。贴敷前洗澡清洁皮肤;贴敷期间避风、寒、湿,少用空调、电扇,避免电扇直吹或在温度过低的空调房久待;贴敷当日不宜游泳和洗冷水澡,以防伤正气影响疗效;发泡后第一天建议不洗澡,两天后可以淋浴冲洗,不要揉搓,以免破损,不宜用肥皂、搓背等,不能用冷水洗澡,忌搓洗局部,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4、另外,孕妇、月经期量大者忌贴敷;3岁以下儿童、对胶布过敏者慎用。三伏贴”无须都挤在”三伏”第一天,只要每次贴敷间隔十天即可。

三伏贴咨询电话:0818-7222712

科室负责人:刘主任 13989169669

地址:渠县人民医院中医康复大楼3楼护士站处登记原来的内科大楼3楼)

 供稿人:余雪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7-6 20:53 , Processed in 0.018370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