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 惊险2小时 23户34人及时撤离 “7月14日9点左右,刘天文发现天棚寨村三组、四组交界处出现异常——水泥路面开裂,地面不断冒出浑水。他认为这是山体滑坡的前兆,所以第一时间向石桥镇党委、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天棚寨村纪检委员蒋小松说。 接到情况反映后,村“两委”立即组织村社干部赶到现场疏散群众,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全力做到“能转尽转”并妥善安置。蒋小松介绍:“村里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参与进来了,大家挨家挨户敲门做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转移群众。上午10点多,23户34名村民全部撤离。” “上午11点左右,现场的路基坍塌,山体滑坡地质灾害也紧接着出现。这次地质灾害,造成不少群众的房屋被撕裂,如果人员没有及时撤离,后果不堪设想。”蒋小松告诉记者,因组织撤离及时,此次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失联。 山体滑坡导致部分房屋损毁。(达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经当地政府统计,此次山体滑坡共造成房屋垮塌32间。滑坡体长约200米、宽约270米,土层厚度约5米,估算滑坡量在30万方以上。 作为“预警者”的刘天文,符合《四川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暂行规定》的相关条件,获得石桥镇党委政府奖励2万元,并被评为石桥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此次自然灾害没有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是我最高兴、最骄傲的事。”7月16日接受表彰后,刘天文说。 戴着大红花的刘天文。(视频截图) 目前,天棚寨村各项抢险恢复工作正有序开展,转移人员全部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 5次预警 提前调度避免人员伤亡 “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段,不属于我们镇的地质灾害固定监测点,但属于高风险区。”石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对于已确定的地质灾害固定监测点,天棚寨村此次出现滑坡的区域,地质条件相对稳定,但他们并未放松警惕。 山体滑坡现场。(达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7月8日以来,达州市达川区连续发布5次地质灾害风险黄色预警(3级),区政府、区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多次要求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受威胁群众,并加强隐患点、风险区的巡排查工作。 “天棚寨村村民刘天文比较热心,接到预警信息后多次开展雨中巡查,降雨结束之后也没有放松。”石桥镇党委副书记赵珊介绍,最初,刘天文发现一处叫“新房子”的地方,多户房屋出现裂缝。紧接着,他又发现村道水泥路出现裂缝,地面不断冒出浑水,于是及时将情况上报,“这些情况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撤离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大伤亡。” 部分因山体滑坡垮塌的房屋。(达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灾后经核查,滑坡导致区域内32间房屋垮塌受损,坡体上一条乡村水泥公路损毁约200米,直接经济损失约480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把巡查排查具化到最小点位、把预警信息发布到最小层级、把应急准备细化到最小环节、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妥善处置。”石桥镇党委书记郑运刚说。 山体滑坡处安排了人员24小时值守。(达川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6条措施 7月14日,持续强降雨结束后,达州市达川区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紧急发布一份文件,制定6条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各单位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持续强降雨后地质灾害核查工作。 “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都是重点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大意。”达川区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持续强降雨造成岩土体饱和、增加岩土体自重,降低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易引发地质灾害,“考虑地质灾害发生存在雨后滞后性的问题,我们专门发布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雨后核查。” 记者注意到,上述文件中,特意将“地质灾害临灾征兆”作为附件内容,并明确要求:若发现出现地质灾害临灾征兆情形的,务必迅速全面果断组织人员撤离,确保受威胁区域的群众避险安全。 一个细心、敢报告, 一个认真、敢行动, 23户34人的成功撤离, 是村民和政府默契合作的结果, 多亏你们, 谢谢你们!
落实“群测群防”责任
欢迎光临 幸福渠县 (http://bbs.schrlc.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